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815行政管理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预测
【答案】预测是指对尚未发生、日前还不明确的事物进行预先估计,并推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协助管理者掌握情况,选择对策。预测存在不同类型,按照预测的时间尺度和期限不同,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按照预测的功能不同,大致分为直觉性预测、探索性预测、规范性预测、综合预测; 按照具体计算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2. 多党制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中由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治职位并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制度。由于实行多党制的资本主义的竞选、议会等政治过程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并立角逐的局面,因而这种多党制又叫做“多党并立制”。多党制国家政治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党派林立,党派情况复杂; ②内阁更迭频繁,政局不稳:③政党小断组成政党联盟,而且随着政局发展,政党联盟又小断发生新的分化组合。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可以分为两个类型:①国内多个政党势均力敌,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在选举中长期保持绝对的优势,多为正当的联盟执政:②国内虽然存在多个政党,但是其中的一个政党的力量长期占绝对优势,并且处于单独执政的地位。
3. 沉淀成本
【答案】沉淀成本是指政策实施中己经投入且无法挽回的成本。面对高昂的沉淀成本,决策者往往进退两难。一方面,政策己经被证明为无效的或失败的,继续投入资金只会扩大损失; 另一方面,如果放弃,那么己经投入的巨额资金将因政策的终止而付之东流。对决策者来说,不计较政策目前的效果,让其再持续一段时间以观后效,似乎是明智而保险的做法。
4. 描述统计
【答案】统计方法一般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指用归纳性的数值来概括一组数据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当统计数据是用来描述数据总体特征时,或当数据量比较小时,可以采用描述统计方法。在公共管理领域,描述统计是大量存在的。
5. 系统决策模型
【答案】系统决策模型是由美国政治学家D. 伊斯顿提出来的一个决策分析模型。他针对传统政治学单纯从制度的静态分析进行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动态的、研究政府运行过程的政治系统论。伊斯顿认为:
(1)政治系统是指相对关联的结构与过程所形成的团体,其功能在于为某一个社会提供权威性的价值分配。作为一个系统,它为了适应外在环境所产生的环境压力,必须随时采取对应措施,
作出必要的决策。
(2)环境中所产生的影响政治系统稳定的压力为投入; 环境则是指被界定为政治系统的界线之外的任何条件或情境。
(3)政治系统的产出是系统的权威性价值分配,以及这些分配所构成的公共政策。系统决策模型视公共政策为政治系统的一种产出。系统概念的内涵,为社会中一套可认明的制度与活动,其功能在于将需求转换成权威的决定,这个决定需要获取全社会的支持。同时系统的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可以不断地反应环境的压力,因为系统为了生存不得不适应环境的各种变迁。
总之,伊斯顿的系统分析模型从一个动态的视角,生动地描述了涉及政治决策过程的各种因素,即系统、环境、需求与支持的投入、转换过程、产出的政策以及反馈等,并且描述了这些因素在整个政治运行过程的位置,为科学地认识政治过程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概念工具。
二、简答题
6. 公共组织存在着许多弊病,请对这此弊病予以分析。
【答案】组织结构是影响组织运作的关键因素,决定了权威、权力的分配,决策和沟通的布置,效率和效能的达成。现代的公共组织皆是高度正式化、严格的层级节制的科层组织,其弊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决策权威集中化造成管理的恶性循环
目前公共组织的结构特色之一是决策权威的集中化,强调统一指挥、单一权威的原则。权力集中的现象反映主管对人员失控的忧虑和不信任,上级未能充分信任下属,则必然采取严密的监督方式,若采取严密的监督就势必缩小主管的控制幅度,而控制幅度的缩减则造成上下层级数的增加,因而促成机关的金字塔结构形态; 层级越多,权力越集中,则上下沟通越困难,越无法相互了解,这样就加重了上级对下级失控的紧张和不信任和管理上的恶性循环。
(2)专业分工原则的扭曲
公共组织科层体系的专业分工原则原是为发挥专才专用的效率结果,但也可能使垂直的权力斗争“水平化”。科层的水平权力争执加上上下层级的线型关系,将使组织内部、组织之间的网路联系更加困难,其影响包括中央政府各机关间的协调合作、各级政府间有关公共计划的管理、公私部门间的协作关系、与公共服务的有效传输。
(3)制式化对组织效能的可能影响
传统的理论观点认为,机关的制式化程度与组织效能具有正向的线性关系。制式化是指借工作内容、程序或法规的标准化,用以确保人员行为的一致性。制式化除了可以确保工作行为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借以提高机关效率外,对外亦可维护公平处理的要求,因此,构成科层体系设计的主要原则。不过,随着机关的成长与行政环境的改变,制式化对组织效能也会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①线性负相关,由于制式化容易压抑工作人员的创新动机,往往会造成效能不增反而下降; ②制式化的努力虽然可以促成机关运作的理性化,并建立起合理的运作体制,使组织效能随之提高。但当体制作用超过其所能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时,科层的反功能就出现了,组织效能也就随
之下降。
(4)遏制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是组织发展和组织创新的一个条件,理论研究和经验表明,传统的科层组织存在着遏制组织学习和创新的趋向,这主要表现在:
①学习动机的钝化。传统组织习惯于例行公事,往往是以固定的反应模式来应付环境的冲击,从而造成组织成员学习动机的钝化。
②偏好经验学习。科层体系是从成功的经验中建立起决策的模式,是一种经验式的学习。经验式的学习崇尚“渐进法则”,习惯于用老办法来处理新问题,往往低估了行政环境变化的紧迫性,长此以往,就会使组织机能因因循守旧而逐渐钝化,应变能力差,使组织的危机处理能力下降。
③形成组织学习的断层。根据阿吉利斯的研究,科层体系必然发展出自我防卫的组织文化:人们不是昧于事实强词夺理,想办法掌控全局以达到自己的愿望,就是逃避现实以求自身的安宁。这样,人们对组织革新问题的认识就是零散的、片面的,个人就无法从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形成集体的学习行为,组织整体的革新问题就不容易获得解决。
(5)科层价值与民主价值的冲突
传统官僚组织确实是一种进行管理的有效工具,但其与民主管理的理念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从民主发展的过程来看,政治科层化所造成的精英统治、权力集中,与民主多数统治的原则是相背离的。民主的政体必须坚持被统治者同意的理念,但作为行政权力核心的科层文官却非经选举任用,他们只对科层体系负责,不受选民控制。科层可以轻易地将所有的公众问题转换为行政技术予以处理,并以其理性中立的形象赢得民众的信任,从而展开与政治体系的对抗竞争。科层更能利用政务首长的专业知识限制,发挥其行政运作的战略地位,借以谋取集团私利,而这种科层政治化的事实,外人是难以认识的。所以,科层政治化的结果,使科层的价值取向与民主行政的价值取向相背离。
(6)科层价值与人格成长的冲突
科层组织的理性行为、专业化分工、权力作用和严密控制的四种价值观,与成人追求主动、自主、创造、负责等人格成长的趋向背道而驰,当人格长期遭受压抑的时候,消极顺势、心理逃避与幼稚等病态行为就会产生。
科层体系要求的“整合性”,使单一忠诚和纪律遵守成为组织内部的美德,只重视规范的行为,而忽视了个人间的不同差异,压抑了个性的发展。
科层组织要求的绝对服从关系,使组织成员逐渐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团体的盲从现象就会发生。
(7)防卫型的官僚人格
公共组织的层级节制、专业分工、照章行事、缺乏人情的科层体系,常常会造成官僚的防卫性格,这种性格反映在个人对于照顾、被爱、爱人、安全等需要的失望和焦虑。防卫型的官僚性格将人类从情绪、感情的本性中抽离出来,所以,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两种极端的态度:对己有利者老练世故、热情照应; 对己无益者冷漠无情、吝于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