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869法学综合之《经济法》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正当竞争

【答案】正当竟争是指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两个以上经营者,为争取受益最大化,以其他利害关系人为对手,采用能够争取交易机会的商业策略去争取市场的行为。正当竞争具有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革新、调节社会分配的功能。

2. 产业法

【答案】产业法是调整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体现产业政策实体性内容的法律规范与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法律规范。前者规定国家整体上或某类产业的基本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与重点及产业政策实施保障措施。后者将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保障其正确的制定和实施。产业法是产业实体法与产业程序法的统一与结合。

3. 国际商业贷款

【答案】国际商业贷款是指,境内机构以商业性条件在国际金融市场筹措,并以外国货币承担契约性偿还义务的资金。国际商业贷款包括:外国商业银行(机构)贷款、出口信贷,发行境外外币债券、大额可转让存单和中期票据等股票以外的有价证券,国际融资租赁,以现汇方式偿还的补偿贸易、项目融资、海外存款及其他形式的商业性融资。

4. 存款准备金

【答案】存款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中央银行的规定,将其吸收的存款总额中的相应比例,缴存中央银行。其目的在于保障中央银行调节社会货币供应量,保障存款人可以随时提取存款。这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传统二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5. 私营企业

【答案】私营企业是指企业的资产属于私人所有,有法定数额以上的雇工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在我国,这类企业由公民个人出资兴办并由其所有和支配,而且其生产经营方式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6. 经济法

【答案】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的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经济关系的表现形式应当包括市场监管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市场监管关系,即市场监督管理关系,是指在国家进行市场监督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宏观调控关系则是在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这个定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含义:①经济法属于法的范畴; ②经济法属于国内法体系; ③经济法不同于国内法体系中的其他法的部门。

二、简答题

7. 如何进行税务检查?

【答案】税务检查,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和代征人履行代征、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

(1)税务检查的要求

①税务机关派员对纳税人进行检查时,应当出示证件、并负责保密。

②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机关的检查,据实报告情况和提供有关资料,并为查验盘点实物提供方便,不得隐瞒、阻挠、刁难。

(2)税务检查的意义

①通过税务检查,可以了解税法实施情况。

②发现违反税法和财务会计法规的问题。

③有利于严肃税收法纪,纠正错漏,

④有利于端正纳税人的行为。

8. 规划编制的基本分工如何?

【答案】根据《规划编制意见》的规定,国家总体规划和省(区、市)级、市县级规划分别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由同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起草; 专项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

(1)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下级政府规划服从上级政府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 编制跨省(区、市)区域规划,还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要求。

(2)省(区、市)级总体规划草案在送本级政府审定前,应由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送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与国家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并送相关的相邻省(区、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与其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必要时还应送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与国家级专项规划进行衔接; 相邻地区间规划衔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由国家发改委进行协调,重大事项报国务院决定。

(3)总体规划草案由各级人民政府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 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需要国务院审批或者核准重大项目以及安排国家投资数额较大的国家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审批; 其他国家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报国务院各案; 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由国务院批准。

三、论述题

9. 结合WTO 规则,评析我国对外贸易法关于促进对外贸易的法律规定。

【答案】(1)我国《对外贸易法》关于促进对外贸易的法律规定

2004年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第九章专章规定了对外贸易促进。其卞要规定是:

①国家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促进机制。

②国家根据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建立和完善为对外贸易服务的金融机构,设立对外贸易发展基金、风险基金。

③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出口退税及其他促进对外贸易的方式,发展对外贸易。

④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向对外贸易经营者和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⑤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对外贸易经营者开拓国际市场,采取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对外贸易。

③对外贸易经营者可以依法成立和参加有关协会、商会。有关协会、商会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按照章程对其成员提供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生产、营销、信息、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依法提出有关对外贸易救济措施的申请,维护成员和行业的利益,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成员有关对外贸易的建议,开展对外贸易促进活动。

⑦中国国际贸易促进组织按照章程开展对外联系,举办展览,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其他对外贸易促进活动。

⑧国家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

⑨国家扶持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对外贸易。

(2)WTO 规则的应用

WTO 倡导自由贸易,反对阻碍自由贸易。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为维护本国的利益,都灵活运用WTO 规则,建立起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政府对外贸易促进服务系统。通常它们都有强有力的促进出口战略,完备的出口促进法律政策,以官方或半官方机构主导,市场化机制运作。此外,西方各国每年均对出口提供数量巨大的财政支持,从支持规模与出口的比例上看,均超过我国现有的支持程度。

(3)对我国对外贸易法的评价和分析

对外贸易法为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起到了规范和保障作用,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变化,对外贸易法在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方面的不足日益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以下几占.

①政策内容尚在建设中,远未形成完整体系。

②从总体上看,贸易促进体制主体不明、分工不清、效率不高、关系不顺、无法可依,如表面上看从事贸易促进的机构不少,各级外经贸系统、贸促系统以及进出口商会、协会都在开展贸易促进工作,但各自的分工和职能定位不明确,甚至是交叉、混乱的。

③目前我国政府促进出口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其来源是出口商品招标收入,而我国入世后出口商品招标收入已经逐渐减少,且基金使用方向大多为无偿使用,自身缺乏循环造血机制,因此中央财政对外贸出日的支持体系也越来越不稳定。

④政府对外贸出口的促进方式己经落伍,政府对企业的公共信息服务等己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0.试从经济法实施三要素的角度论我国经济法的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对策。

【答案】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被遵守、适用及其在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的过程、方式和手段。它是将经济法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使抽象规定具体化的过程。经济法的实施是连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