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869法学综合之《经济法》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金融和金融法
【答案】金融就是资金融通,是指货币流通、信贷和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和。金融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着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媒介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金融法,是指调整金融关系的法。所谓金融关系是指在金融活动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包括金融活动本身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和金融监管关系两种。金融法的范围和跨度相当大,既有纯粹私法性质者,也有公私法因素融合者,经济法学关注的主要是后者。
2. 审计
【答案】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审计这种经济监督手段,是对资料作出证据搜集及分析,以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然后就资料及一般公认准则之间的相关程度作出结论及报告。进行审计的人员必需有独立性及具相关专业知识。其指导原则体现出间接性、超脱性、独立性、建设性等特征。
3. 印花税
【答案】印花税是指国家对纳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书立、领受应税凭证行为而征收的一种税收。印花税起初是纳税人将应税凭证送交征税机关,用刻制花纹的印戳在该凭证上印盖标记以示完税而被俗称为“印花”。后为征收便利,改革了征收方式,以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国家统一印制的印花税票为完税标志,故称之为印花税。
4. 房地产开发
【答案】房地产开发是指在依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该法律定义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①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是实施房地产开发行为的前提条件;
②房地产开发的行为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建设两种。
5. 企业核准设立
【答案】企业核准设立。又称核准设立主义或许可设立主义,指企业设立时,不仅要具备法律规定设立企业的各项条件,同时要通过法定的主管行政机关对其设立进行审查,作出批准决定,企业才能进行注册登记的一种设立方式。我国企业采取的基本上是这种设立方式。我国企业法人办
理开业登记,首先要得到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的批准,才能办理企业登记; 登记时还必须提交主管部门或者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
6. 商品房预售
【答案】商品房预售,也称商品房预售,楼花买卖,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购房者约定,由购房者交付定金或预付款,而在未来一定口期拥有现房的房产交易行为。其实质是房屋期货买卖,买卖的只是房屋的一张期货合约。它与成品房的买卖己成为我国商品房市场中的两种主要的房屋销售形式。即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承购人,由承购人支付定金或者房屋价款的行为。预售登记许可制度是目前我国商品房预售管理的主要手段。
二、简答题
7. 试述证券发行的概念和意义。
【答案】(1)证券发行的概念
证券发行是指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以募集资金为目的向投资者出售代表一定权利的有价证券的活动。证券法上的证券发行是指合格的证券发行人以筹集资金或调整股权结构为目的,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按同一条件以公开或非公开的方式向投资者销售证券的法律行为。
(2)证券发行的意义
①证券发行可以帮助企业筹措资金。证券发行能够帮助企业丰富融资渠道、增强融资信誉,为企业筹集到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资金,使企业稳步做大做强; 有助于企业提高自身信用状况,享受低成本的融资便利; 让企业拥有更丰富的融资、再融资渠道。
②证券发行可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通过发行证券,可以规范企业运营、吸引优秀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规范治理结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运营效率; 利用股票期权等方式实现对员工和管理层的有效激励,有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③证券发行可以改善资本结构。通过发行证券,企业可以吸收更多更好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运营生产,使企业的发展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④证券发行可以提升企业价值,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通过发行证券,证明企业实力、提升企业形象:上市是对企业管理水平、发展前景、盈利能力的有力证明; 通过报纸、电视台等媒介,可提高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力。
⑤证券发行可以实现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证券发行,发现股票价值、增加其流动性:借助市场化评价机制发现企业股票的真实价值:增加股票流动性,是兑现投资资本、实现股权回报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8. 财产税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1)财产税法的概念
财产税法,是指调整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财产的数量或价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关系的法。财产税也属于直接税范畴,但‘已不是对纳税人的财产普遍征收,税法限定其客体范围,以弥补流转税和所得税只能对投人生产经营的财产进行调节之不足。
(2)财产税法的内容
①房产税法a. 房产税,是指以纳税义务人拥有的房产的价值或收益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b. 房产税的征收范围限于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纳税义务人是此税开征地区的房屋产权所有人。
c. 房产税的税率,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为12% d. 房产税在房屋所在地缴纳,按年计征,分期缴纳。
②契税法
a. 契税,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以其价值或交换差价为征税对象,对承受该权属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
b. 《契税暂行条例》规定,契税税率为3%-5%,由省级人民政府在此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c.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为成交价格; 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 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为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的差额;
d. 契税的应纳税额=计税依据X 税率;
e. 契税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财政机关或者地方税务机关征收,具体征收机关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
③车船税法
a. 车船税,是指以纳税义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拥有或者管理的车船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b. 车船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境内拥有或者管理车船的人。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未缴纳车船税的,使用人应当缴纳车船税;
c. 车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车船管理部门核发的车船登记证书或者行驶证书所记载日期的当月。
三、论述题
9. 试论计划法的立法形式。
【答案】计划法的主要立法形式有下面两种:
(1)分散立法
即不进行专门的计划立法,只是在相关的立法中规定一些有关计划法的条款。
(2)集中立法
即进行专门的计划立法。在采取集中立法模式的情况下,从国内。外己有和拟制定的计划法来看,计划法的立法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法典形式的《计划法》
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就准备制定的一部法律。它主要是要把有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的一些基本的制度、计划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计划活动的程序、计划法律责任等内容明确下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