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661中西音乐史、和声写作与作品分析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百鸟朝凤》

【答案】我国民间优秀唢呐曲之一,主要流传于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区。演奏家在演奏此曲时,常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技巧,细腻地模拟各种鸟禽的啼嗽,神态生动活泼,情绪热烈欢快,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不同地区或不同民间音乐家的演奏,又使乐曲具有不同的地方特点和个性色彩。最著名的《百鸟朝凤》版本流传于鲁西南地区,是由任同样演奏、陈家齐整理的乐谱。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抒情而富于歌唱性,速度由中板转快; 第二部分,乐曲的主体,形象地、生动地模拟各种飞禽啼鸣; 第三部分,热烈欢快的尾声。

2. 《海韵》

【答案】《海韵》是一首大型艺术性合唱歌曲。徐志摩词、赵元任曲。歌词源自徐志摩同名白话体新诗,描绘了渴望自由的少女不愿回家,在海滩上徘徊、歌舞,最后被波涛吞没的情景。作曲家用合唱、女高音独唱和钢琴伴奏音乐,分别代表旁观者诗翁、主人公女郎和背景大海。全曲由一个引子和五个情感各异的乐段加尾声组成,在旋律与和声方面都作了“中国化”的探索,是20世纪20年代合唱歌曲的杰出代表。

3. 秧歌剧

【答案】秧歌剧是一种在民间秧歌基础上产生的新型小歌剧,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熔戏剧、音乐、舞蹈于一炉。秧歌剧吸收了戏曲音乐成分和陕北民歌因素,内容多反映边区人民生产、参军、学文化、减租斗争。以过场音乐、齐唱、对口唱及合唱等形式来表现剧情,其语言和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乐队以民族乐器为主,根据需要适当加入西洋乐器。代表作《兄妹开荒》、《牛永贵负伤》、《周子山》等。秧歌剧的出现为新歌剧的产生积累了宝贵的创作经验。

4. 萧友梅

【答案】萧友梅是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乐院等音乐教育机构,并且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编写了《普通乐学》等教材。萧友梅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早掌握西方作曲手法并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之一,还涉猎大合唱、弦乐四重奏、钢琴、管弦乐曲等多种体裁。其创作主要采用欧洲作曲技法,音乐作品主要有弦乐四重奏《小夜曲》,钢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问》等。

二、简答题

5. 民族乐器常分为几类? 它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答案】常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四类,它是按演奏方法分类的。

6. 我国清代戏曲的四大声腔有哪些?

【答案】昆腔、高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

7. 简要介绍黎锦晖。

【答案】黎锦晖,1922年创办儿童文化周刊《小朋友》并担任主编,创办“明月音乐会”和专门培养歌舞人才的“中华歌舞团”。黎锦晖创办了明月音乐会。并结合儿童生活,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创作了二十四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十一部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这些作品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起了启蒙教育的作用,他的儿童歌舞表演曲可怜的秋香《老虎叫门》受到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影响了之后的几十年。是中国现代歌剧的最早尝试者。他也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鼻祖,代表作有《毛毛雨》《桃花江》。

三、论述题

8. 比较沈心工与李叔同在学堂乐歌方面的特色和成就。

【答案】(1)沈心工在学堂乐歌方面的特色和成就

沈心工在学堂乐歌方面的特色是:①成功摆脱了旧文学、旧诗词偏好古涩生僻的文人习气。②密切结合青少年生理、心理上的特点,及他们的生活现实和理解能力。③所编写的歌曲题材面比较广阔丰富,语言浅而不俗、意味深长,且相当一部分歌曲的词曲结合如出一体。

沈心工的成就:

①六首自编曲调的歌曲:《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黄河》《采莲曲》《今虞琴社社歌》《辍悼歌》。

②《学校唱歌集》基本做到了从选材及用语切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大大提高了作为学校唱歌教材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李叔同在学堂乐歌方面的特色和成就李叔同在学堂乐歌方面的特色是:①早年时期,大多以我国传统曲调填以对现实不满、迫切要求扬鞭疆场、重振中华的豪情的新词,由于歌词的语言比较陈旧,曲调的风格也大多缺乏新意,社会影响不突出。②回国后,多数是结合青年学生的生活现实,并为了提供他们习唱的,歌词语言和曲调风格都比较生动、新颖,比较受青年学生的欢迎。③个人抒怀之作,流传面比较宽; 演唱方式多样,不少歌曲还配以钢琴伴奏谱; 形式结构比较复杂、完整; 在音乐、诗词编写方面具有的丰富修养和较高艺术水平。

李叔同的成就:

①早期作品收集在1905年所编印的《国学唱歌集》中的歌曲,有《出军歌》(黄公度词)、《哀祖国》、《我的国》、《扬鞭》等。

②回国后,在任职师范教学期间所编写的歌曲,如《春游》(二部合唱)、《送别》、《莺》

等。

③触景生情的个人抒怀之作有《早秋》《忆儿时》《冬》等。

(3)二者的比较

①共同点:都编写了大量歌曲,学堂乐歌结合学生实际,受到青年学生的欢迎。

②不同点:第一,二者在歌词的文体风格存在着很大不同。沈心工在乐歌创作中大量使用白话文,在拓展乐歌运动的同时促进了白话文的普及; 李叔同则主要以文言体和半文半白体编创乐歌。第二,李叔同多采用基督教赞美曲诗填词; 沈心工多采用日本、欧美等国的歌调填词。

9. 简述边区和解放区音乐生活的主要特点。

【答案】(1)大批音乐工作者走上抗日斗争的最前线,群众自发的文艺活动在“边区”和“解放区”也十分活跃。

(2)随着斗争形势的迅速发展,文艺音乐创作的内容相应改变了,活动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文艺音乐工作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

(3)各根据地相继建立了艺术教育机构。将教学与群众革命斗争的密切联系、教学与群众音乐运动相结合,对民族民间音乐加强学习研究。

(4)根据地人民以自己的深刻感受,创作了无数歌颂党、歌颂领袖、歌唱新社会和新生活,以及歌唱革命斗争的新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