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世界经济(含西方经济学)2003【试题+答案】年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北京师范大学
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世界经济
科目代码:412
研究方向:本专业各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世界经济(含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国际经济协调
2.七十七国集团
3.内部化优势
4.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现代高技术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及各国的对策。
2.出口导向战略的相应政策与措施及对中国的启示。
二、论述题(共40分)
1.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委托—代理问题,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2.比较垄断和竞争的条件对厂商的产量和价格的影响?
3.美国联邦储备系统为什么连续12次降低贴现率?
4.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失业原理,为什么会发生失业?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但生产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怎样决定的?
2.IS-LM分析主要说明什么问题?它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
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世界经济
科目代码:412
研究方向:本专业各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世界经济(含西方经济学)
世界经济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国际经济协调:指两个以上国家的政府,为了解决涉及当事国各方利益的国际经济领域的问题与矛盾,通过某种形式的协商,对国际经济活动采取共同干预行动的政策行为。国际经济协调受以下原因的推动形成和发展起来:(1)国际经济关联的扩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国对外经济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表现为日趋发展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国际化过程。(2)世纪经济均衡的对外依赖。在开放经济状态下,经济均衡既包括内部均衡,也包括外部均衡。一国对外开放程度越高,外部均衡对实现总体经济均衡的意义就越重要。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