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运动生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心动周期
【答案】心动周期是指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一个心动周期中首先是两心房收缩,其中右心房的收缩略先于左心房。心房开始舒张后两心室收缩,而左心室的收缩略先于右心室。在心室舒张的后期心房又开始收缩。
2. 磷酸原系统
【答案】磷酸原系统是指和磷酸肌酸(CP )组成的系统,由于它们都属高能磷酸
磷化合物,故称为磷酸原系统(A TP-CP 系统)。其反应式为
酸原系统在代谢过程中不需要氧的参与,能瞬时供应能量。
3. 身体素质的敏感期
【答案】身体素质的敏感期是指身体素质发育的过程中,某项素质发育速度特别快的时期。评定某项身体素质敏感期的标准,是以年增长率的均值加上一个标准差,年增长率大于或等于标准值的年龄阶段为敏感期,低于标准值为非敏感期。
4. 姿势反射
【答案】姿势反射是指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中枢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的这种反射活动。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将姿势反射分为状态反射和翻正反射。
5. 最大肌肉力量
【答案】最大肌肉力量是指肌肉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克服极限负荷阻力的能力。最大肌肉力量有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之分。最大肌肉力量的检测与评价一般包括等长肌力、等张肌力和等速肌力等。
6. 言语残障
【答案】言语残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者),而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大多数言语残障人同时也是听力残障,少数言语残障人是智力发育障碍或中枢神经受损所致,极少数言语残障人是单纯性发声器官发育异常或损害。前二者分属于听力残障和智力残障,而单纯性言语残障与健全人差异不大。
7. 心力储备
【答案】心力储备是指心排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増加的能力。心力储备是评价心泵功能的有效指标。心力储备包括心率储备和搏出量储备,后者又包括收缩期储备和舒张期储备。
8. 氮的正平衡
【答案】氮的正平衡是指摄入的氮量多于排出的氮量时的氮平衡状态。这表明摄入的蛋白质,除用以补充分解了的组织蛋白外,还有新的合成组织蛋白出现,并被保留在机体中。对于儿童少年、孕妇乳母以及恢复期的病人,因机体内大量组织蛋白的新生成,往往会出现正氮平衡状态。
二、简答题
9. 健身活动对老年人的血脂代谢有哪些影响?
【答案】健身活动对老年人血脂代谢的影响表现为:
(1)研究表明,长期进行太极拳、长跑、舞蹈、门球运动对老年人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产生良好影响;采用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走、跑等健身运动,可以明显降低高血脂患者的血脂水平,并获得类似降低血清和
提高和/或的效果。
(2)另有研究表明,老年人长期参加锻炼,除能有效改善脂蛋白组成外,还能使Zn
含量和比值下降,这对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有积极作用。
10.氧离曲线的特征及生理意义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氧离曲线的变化?
【答案】
氧离曲线或称
系的曲线。氧离曲线反映了线相关。
(1)特征及生理意义
“S”
形氧离曲线的上段显示为当
降至
曲线下段显示出
下降;出大量的为时,血氧饱和度仅从时,曲线坡度不大,形式平坦,
即使这种特点对高原适应或有轻度呼下降,使血氧饱和度明显解离曲线,
是表示的结合量是随与结合量关系或与氧饱和度关的高低而变化,这条曲线呈“S”,而不是直吸机能不全的人均有好处。因此,氧离曲线的上段,对人体的肺换气有利。 以下时,曲线逐渐变陡,意味着时,曲线更陡,此时稍有下降,血氧饱和度就大幅度下降,释放保证组织换气。因此,氧离曲线的下段,对人体的组织换气有利。
的结合和解离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使氧离曲线的位置发生偏移。具体影响氧离(2)影响因素
曲线的因素是:血液
中
液释放出更多的
升高
、值降低、体温升高以及红细胞中糖酵解产
物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从而使血
值升高、体温降低和 的减少,
使下降、
的增多,都使反之,
血液中
的亲和力提高,氧离曲线左移,从而使血液结合更多的
11.简述下丘脑与腺垂体在结构和机能上的联系。
【答案】(1)下丘脑与腺垂体的概念
①下丘脑
下丘脑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分视上部、结节部、乳头部。
②腺垂体
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脑基底部靠近视丘下部的樱桃状的一个器官,属于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
(2)下丘脑与腺垂体在结构和机能上的联系
在结构与功能上,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可将它们看成一个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包括下丘脑-腺垂体系统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两部分。
①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下丘脑和腺垂体之间没有直接的神经联系。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通过所分泌的肽类神经激素(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经垂体门脉系统转运到腺垂体,调节相应的腺垂体激素的分泌。反之,腺垂体产生的各种激素又可通过垂体血液循环,到达下丘脑,反馈影响其功能。
②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下丘脑和神经垂体之间有直接神经联系,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肽类神经激素可以通过轴浆流动方式,经轴突直接到达神经垂体,并贮存于此。
12.试述神经和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答案】(1)神经因素对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①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支气管及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内。吸气时,肺扩张牵拉感受器引起兴奋,冲动经迷走神经纤维传人延髓吸气中枢,从而使吸气中枢产生抑制作用,终止吸气转为呼气。呼气时,肺缩小,牵拉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传人冲动减少,解除了对吸气中枢的抑制,吸气中枢再次兴奋,产生吸气,从而又开始一个新的呼吸周期。
②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是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人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呼吸肌内存在着本体感受器肌梭,接受肌肉的机械牵拉刺激。当呼吸肌被动拉长或呼吸肌气道阻力加大时,肌梭受到牵拉产生兴奋,冲动通过脊神经达到脊髓,反射性地使肌梭所在部位的呼吸肌收缩加强。
③防御性呼吸反射:在整个呼吸道都存在着感受器,它们是分布在呼吸黏膜上皮的迷走传人神经末梢,受到机械或化学刺激时,引起防御性呼吸反射,以清除激惹物,避免其进入肺泡。如咳嗽反射、喷嚏反射等。
(2)化学因素
化学因素是指动脉血液中的
感:受器调节着呼吸。
血液中水平的变化又通过化学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