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运动生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屈肌反射
【答案】屈肌反射是指当皮肤或肌肉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引起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快速地回撤的表现。屈肌反射有两种表现形式:
①由于肢体某一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触、压、热、冷等感受器在接受刺激之后,引起肢体的轻度回缩。
②由于强烈疼痛刺激或伤害性刺激而引起整个肢体屈肌肌群的收缩,使肢体产生迅速背离伤害源的回缩活动。
2. 载脂蛋白
【答案】载脂蛋白(Apo )是由蛋白质、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组成的球形大分子复合体。其中蛋白部分与脂质结合担负在血浆运转脂类的功能。载脂蛋白是构成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在脂蛋白代谢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3.
【答案】
是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后膜对和
的稍短一些,平衡电位约为 尤其的通透性升高,导致突触后膜产生超极化的电位变化。的幅度因神经元膜电位水平的不同而改变,持续时间比
4. 有氧耐力与无氧耐力
【答案】(1)有氧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最大摄氧量是有氧耐力的基础,其值越大,有氧耐力水平越高。有氧耐力不仅与最大吸氧量的大小有关,而且与维持最高摄氧水平的能力有关。
(2)无氧耐力是指缺氧状态下,长时间对肌肉收缩供能的工作能力。常采用短时间,最大用力和短暂休息的重复运动的方法进行。大约1分钟时间,持续剧烈的运动,如快速的间歇跑,重复跑,400m 跑,对抗性球类比赛等。
5. 动脉血压
【答案】动脉血压是指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有:①有足够的血液充盈血管;②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的相互作用。
6. 心输出量
【答案】心输出量又称每分输出量,是指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入到动脉的血量,通常以左心室
每分射向量来表示。心输出量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7. 氧亏
【答案】氧亏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摄氧量满足不了运动需氧量,造成的体内氧的亏欠。氧亏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运动初期A TP , CP 的消耗以及人体的氧运输系统的生理惰性,氧运输系统的功能不能立即提高到与运动的需要相适应而形成的。
8. 静态牵张反射
【答案】静态牵张反射,又称肌紧张,是指由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而形成的牵张反射,主要调节肌肉的紧张度,对维持躯体姿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反射肌肉收缩力量并不大,只是抵抗肌肉被牵拉,因此不表现出明显的动作。
二、简答题
9. 简述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
【答案】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是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这一提高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有:
(1)反射时间
人体进行的各种运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整合下所实现的反射活动,完成任何一项反射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与运动器官相比,内脏器官的生理机能惰性大,这是产生进入工作状态最主要的原因。
10.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答案】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有:
(1)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数量的影响
长时间、系统的运动训练,尤其是耐力性训练使运动员安静时红细胞数不比一般人高,甚至低于正常值。
①原因
由于运动员血容量増加与红细胞量增加相比,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增加血浆量为前提。所以血细胞容量的相应指标如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等比一般人有降低的趋势。虽然单位体积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不高,但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总量较高。
②生理意义
安静时运动员的红细胞浓度下降和红细胞压积下降,可降低血黏度,减少血循环阻力,减轻心脏负荷。肌肉运动时,血浆的水分丧失使血液比安静时相对浓缩,保证血红蛋白含量的相应提高,但又不致于明显影响血液的流变性,所以优秀的运动员运动中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等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他们能承受血液中较大幅度的工作性变化而使血液能维持在正常状态,并且对
于提高氧的运输能力上仍有较大的机能潜力。
(2)长期运动训练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安静时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有人认为,这是因为运动加快了对衰老红细胞的淘汰,代替以年轻的红细胞,降低了红细胞膜的刚性,增加了红细胞膜的弹性。
11.简述体育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答案】体育运动对脂肪代谢的影响表现为:
(1)运动可提高脂肪酸的氧化能力
耐力训练是提高机体氧化利用脂肪酸供能能力最有效的措施。长期耐力训练会使骨骼肌线粒体数量、体积、单位肌肉毛细血管密度、线粒体酶及脂蛋白酶活性增加。故耐力运动能使机体氧化利用脂肪的能力要比一般人强。
(2)运动可改善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指血浆总胆固醇(TCH )、低密度脂蛋白(LDL )及甘油三酯(TG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 )降低等。因LDL 对动脉管壁内膜有侵蚀作用,而且易在动脉管壁内沉积形成脂斑,所以血脂异常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耐力训练可促进血浆TG 降解,増加血浆HDL 含量,HDL 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功能。因此,长期坚持耐力运动可改善血脂异常。
(3)运动可减少体脂积累
体脂易受营养状况和肌肉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増减变化。若机体营养过剩并且肌肉活动减少,则体脂储量増加;若合理营养并且肌肉活动増加,则储脂量减少。因此,坚持长期运动不仅影响血脂水平、改善血脂异常,而且可以通过提高脂肪酶活性,促进脂肪水解,加速FFA 氧化供能,而减少体脂积累。
12.根据儿童少年的循环机能特点,如何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
【答案】(1)儿童少年的循环机能特点
①儿童少年的血液总量比成人少,但按体重的百分比来看,相对值则略高于成人。成人的血
量占体重的
新生儿血量约占体重的以后随年龄的増长血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比逐渐下降,15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
②儿童少年心肌纤维较细,心脏的容积和重量均小于成人,心肌收缩力弱、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比成人少,但相对值却大于成人,这说明儿童少年的心脏在胜任短时间的紧张的肌肉活动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心脏的重量随年龄逐渐増大,到青春期时心脏已达到成人水平。
③儿童心脏发育及神经调节还不够完善,而新陈代谢又比较旺盛,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因而心率较快,出现心脏功能性收缩期杂音较多见,占少年的
④儿童少年心脏收缩力弱,血管壁弹性好,血管口径相对较成人大,外周阻力较小,因此儿童的血压较低。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处于落后状态,同时由于性腺、甲状腺等分泌旺盛,血压明显升高,一些人甚至出现暂时偏高的现象,称为“青春期高血压”,但一般不超过并有起伏,而舒张压在正常范围。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