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大学运动生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局部兴奋
【答案】局部兴奋又称局部反应,是指组织细胞在阈下刺激作用下,受刺激的局部产生膜的轻度去极化反应。局部兴奋有如下特点:①非“全或无”性;②不能在膜上作远距离传播,只能呈电紧张性扩布;③可以叠加,表现为时间性总和或空间性总和。
2. 音频区域定位
【答案】音频区域定位是指在听觉系统的各级中枢中,特征频率不同的神经元在解剖上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每一个特定部位感受一种频率的声音的定位方式。中枢细胞的音频区域定位在中枢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中起重要作用。
3. 允许作用
【答案】激素的允许作用是指有些激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器官、组织或细胞而产生生理作用,但是它的存在却为另一种激素的生理学效应创造了条件(即对另一激素起支持作用)。如糖皮质激素本身对血管平滑肌没有收缩作用,但可增强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和胰高血糖素的血糖升高作用;孕激素的生物作用需要雌激素的存在。这些都是激素的允许作用的表现
4. 原发性高血压
【答案】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在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中,病因不明的高血压类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5. 脑电图
【答案】脑电图是指通过精密的电子仪器,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生物电位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是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包括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和视频脑电图。临床上常用脑电图进行大脑功能变化的检查和疾病的诊断。
6. 姿势反射
【答案】姿势反射是指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中枢不断地调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张力,以完成各种动作,保持或变更躯体各部分的位置的这种反射活动。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将姿势反射分为状态反射和翻正反射。
7. 低渗溶液
【答案】低渗溶液是指以血浆的正常渗透压为标准,低于血浆正常渗透压的溶液。正常人在
体温血浆渗透压约为
8. 复合超等长力量训练
【答案】复合超等长力量训练是指在超等长练习之前先进行短暂的大强度负重刺激,有助于更大程度地动员运动单位参与随后的运动,从而强化超等长训练的效果,这种练习方法称为复合超等长力量训练。
二、简答题
9. 突触前抑制是如何发生的?
【答案】(1)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
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轴突-轴突型突触,即在轴突末梢A 与神经元B 构成兴奋性突触的同时,另一轴突末梢C 又与末梢A 构成轴突-轴突型突触。
(2)突触前抑制的现象
突触前抑制表现为神经元B 产生的
(3)突触前抑制的发生机制
轴突末梢C 释放GABA ; 末梢A 内的
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神经元B 产生的
10.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是什么?
【答案】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兴奋性低,收缩迟缓
与骨骼肌和心肌相比,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低,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的时程均较长。
(2)伸张性
消化道平滑肌能适应实际的需要而作很大的伸展,在进食之后,它可以比平时伸长数倍,胃表现得最为明显,可容纳数倍于自己原体积的食物,而心肌和骨骼肌的伸展性不能超过原来长度的对一个中空的容纳器官来说,这一特性可以使它多容纳食物而不发生明显的压力变化。
(3)紧张性
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称为平滑肌的紧张性或紧张性收缩。由于这种紧张性的存在,能使消化道内经常保持着一定的基础压力,并使胃、肠保持一定的位置和形态。消化道的各种收缩运动,也都是在平滑肌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进行的。平滑肌的紧张性是肌源性的,切断支配平滑肌的外来神经后,紧张性仍然存在,但在整体情况下,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在一定程度上受中枢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
(4)自动节律性
消化道平滑肌在离体后,置于适宜的环境中,仍能进行自主的节律性运动,但较心肌缓慢且不规则。一般认为其节律性运动的产生也属肌源性的,在整体情况下受中枢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
的下降。 外流,到达末梢的动作电位幅度变小,变小。 内流减少,
节。
(5)对化学、温度和牵张刺激敏感
消化道平滑肌对不同性质的刺激,敏感性不同,对化学、温度和牵张刺激很敏感,而对电刺激较不敏感。对某些化学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如微量的乙酰胆碱能引起其收缩(乙酰胆碱能激动消化道平滑肌上的受体,使其收缩),微量的肾上腺素则使其舒张;迅速改变温度可引起消化道平滑肌收缩的改变;突然轻度的牵拉刺激也引起平滑肌强烈反应。消化道平滑肌对上述刺激敏感的特性,并不依赖神经支配。
11.确定运动处方中运动强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定量化与科学性的核心问题。因此需要有适当的监测来确定运动强度是否适宜,可根据训练时的心率、梅脱、主观感觉程度、最大吸氧量贮备百分比进行定量化。
⑴心率
①最大心率的百分比最大心率=220年龄
②
(2)代谢当量
梅脱是以安静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的相对能量代谢水平。机体的耗氧量与身体活动时的能耗量成正比,静息状态下耗氧量绝对值约为250ml ,
相对值约为
这一安静状态下的值规定为1梅脱(METs )。
(3)自感用力度
研究证明,用力的主观评价与工作负荷、最大心率贮备百分数、每分通气量和吸氧量、甚至和血乳酸水平高度相关。Borg
提出能给负荷本身提供一个精确的评价。
(4)最大吸氧贮备百分比
最大吸氧量贮备为最大吸氧量减静息吸氧量。最大心率贮备百分比与最大吸氧量备百分比的当量关系比最大心率贮备百分比与最大吸氧量百分比的当量关系更为密切和精确,故建议用最大吸氧量忙备百分比取代最大吸氧量百分比和最大心率贮备百分比一起,做为运动处方中常用强度控制指标。
12.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如何?
【答案】制定程序根据我国现有的身体测试设施的条件,处方制定程序不能完全拘泥于国外书本中规定的方法。由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1)进行一般调查和填写PRA-Q 筛选问卷,一般调查包括询问病史及健康状况,询问内容包括既往病史,家族史,身高,体重。目前的健康状况包括最近是否测过血压或血脂,结果如何,最近有否患病,如有,详细询问诊断及治疗情况。如实填写PRA-Q 问卷。通过调查和问卷的初步
约与心率相等。和心率110〜160次. 相当,此值在典型的训练强度范围内。我们的工作强度的主观评价同受工作影响内部因素一样,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