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05政治学原理(含30%国际政治学)之国际政治学概论考研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绿色和平组织
【答案】绿色和平组织是指一个国际性的民间环境保护行动组织。出现于1969年,其创始者是一批加拿大环境主义者。它的建立是对当时核试验频繁、局部战争不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人类要求和平与保护环境的愿望。它最初只是一个小组,后来改称为绿色和平基金会。1976-1978年间,它以绿色和平组织的名义在旧金山、蒙特利尔、巴黎等10个城市建立了办事处。1979年在荷兰正式建立现组织,总部设在伦敦。该组织倡导以直接的、非暴力的方式反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但其行为往往具有很大的冒险性。该组织反对核试验,反对商业捕鲸和屠杀幼海豹。到1988年底,它己在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20多个国家设立了32个办事处。
2. 相互依赖
【答案】关于“相互依赖”的概念,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做了这样的解释:“依赖是指受到外部力量决定或重大影响的一种状态。相互依赖,按照最简单的界定,意指彼此相互依靠。在世界政治中,相互依赖所涉及的情形是以国家之间或不同国家的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为特征。”作为一个分析性用语,它所指的是一个体系中的不同行为体或事件的相互影响。约瑟夫·奈曾把它描述成一种非常客观的现实,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就像是婚姻一样,对于双方来说,无论会更穷、更富、更好、更坏,都是一种相互依赖。
3. 斡旋、调解、仲裁
【答案】①斡旋是指通过中立的得到争端各方信任的机构或组织改进沟通渠道,澄清问题,收集事实,促进各方的和解。②调解与斡旋相比,是一种更为正式的模式。按照这种模式,第三方不仅谋求澄清问题和促进各方的沟通,而且还谋求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③仲裁的模式是指冲突各方同意第三方就它们的争端提出有约束力的解诀办法。当然,如同国际法庭的判决一样,这样的方式并不是一种流行的方式,因为国家通常不愿意由第三方决定它们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
4. 经济封锁
【答案】一国或数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另一国采取强硬措施,以断绝相互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的行为。常用的封锁措施有:中断贸易关系,禁止对被封锁国输入和输出货物,禁止对该国输出技术,截断交通运输,冻结该国政府和私人存在他国的资金和财产,停止与该国的一切财政、资金往来等。
5. 安全困境
【答案】“安全困境”是指国家在安全问题上的两难抉择。“安全困境”的概念是赫茨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安全困境是一个结构性观念,按照这种观念,国家追求自身安全的意图会增大其他国家的小安全感,因为每一方都把自己的措施解释为防御性,而把另一方的措施解释为可能的威胁。在这里,核心的问题是国家间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巴特菲尔德把这叫做“霍布斯式恐惧”。他指出,在这样一种局面下,你会对其他国家有现实的恐惧感,别国也会对你有同样的恐惧。也许你对别国根本无伤害之意,做的只是一些平常的事情,但你无法使别国真正相信你的意图。你无法理解别国为什么会如此的神经质。反之亦然。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以为对方是有敌意的,无理性的,都不肯作出可使大家都获得安全的保证。军备竞赛的不断升级,就是这种状态的产物。
6. 国家行为主体
【答案】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国际社会中独立的主权国家,以联合国组织的成员国为依据,国际社会目前己有192个主权国家。国家行为主体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行为主体,是决定国际政治事务的发展进程、构成国际关系的主导力量。国家行为主体与非国家行为主体共同构成国际行为主体。
7. 多民族国家
【答案】多民族国家是指和单一民族国家相对,本国居民由一个以上的多个民族构成的国家,这些民族共同联合起来组成了国家。当今世界的国家一般都是多民族国家。如中国,俄罗斯等等。
8. 国际组织
【答案】国际组织是跨国组织的其中一种,是指由不同国家成员(包括政府、政党、团体和民众个人)基于特定的目的,以一定的协议或法律形式设立的组织机构。国际组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类:①从成员的性质来看,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两大类; ②从目的和职能来看,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政治性组织和专业技术性组织两大类; ③从成员构成的地域范围来看,国际组织又可分为全球性组织和地区性组织两大类。国际组织不仅包括上述一般意义上的国际组织形式,还包括世界性政党、国际宗教组织、世界性运动等。
9. 集体安全
【答案】集体安全是指一批国家构成一定的安全共同体,诸如同盟、条约组织、国际组织等,在这个共同体中,所有成员国承诺共同行动,援助受到侵犯的成员国,对于破坏和平的国家实施强制性措施,诸如经济制裁,必要时则实施军事制裁。集体安全的提出是出于这样一种假定,即单个的民族国家在国际范围内常常不能实现自己的安全,因此需要依靠某种国家的集团,这样就提出了相对个体安全而言的集体安全问题。
10.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
【答案】①国际政治的行为体传统上可以分为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两类。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是国际关系中最主要的行为主体; 国家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领土、人口、资源和完整的主权(最主要因素)之后,才能独立的参与国际事务,并通过在国际体系中发挥作用和影响来实现自己的利益。②非国家行为体是与国家行为体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国家以外能够独立地参与国际事务的实体,它是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国际关系基础上产生的,是国际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二、简答题
11.国际组织的分类有哪些?
【答案】国际组织是指由不同国家成员,包括政府、政党、团体和民众个人,基于特定的目的,以一定的协议或法律形式设立的组织机构。国际组织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1)从成员的性质来看,国际组织可以分为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两大类。 ①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由若干主权国家的政府或政府权力机构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组织就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②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由不同国家的个人和民间团体等组成的国际机构,如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宗教组织、国际青年组织、国际妇女组织以及各种专业技术性的国际协会和联合会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红十字大会等。
(2)从目的和职能来看,国际组织可以分为一般政治性组织和专业技术性组织两大类。
①一般政治性组织具有较为广泛的职能,是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活动为主的组织机构,如联合国、欧洲共同体、北约组织、华约组织、经互会等,它们既有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又有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由于其活动的性质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密切相关,因而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也较为突出。
②专业技术性组织一般只具有专业技术性的职能,主要进行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性活动,如联合国下设的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万国邮政联盟,以及各种专业技术学会、协会等,这类组织既有政府间的组织,又有非政府间的组织,但更多地表现为非政府间组织的形式。
(3)从成员构成的地域范围来看,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全球性组织和地区性组织两大类。 ①全球性组织尽管成员的数量有多寡之别,但都是来自世界各个地区,如联合国及其下设的各类组织,以及各种世界性的专业性组织等。
②地区性组织的构成较为复杂,主要包括:
a. 跨地区性国际组织。如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石油输出国组织等。这些组织的成员尽管来自不同地区,但尚未包括世界上一些主要地区的国家,因而不能被视为全球性组织。
b. 地区性国际组织,它的成员一般来自世界某一大洲内部。如美洲国家组织、非洲统一组织等。
c. 区域性国际组织,它的成员一般来自相邻的几个国家。如东南亚国家联盟、孔塔多拉集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