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人格心理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理性—情绪疗法

【答案】埃利斯把认知对情绪的调节原理应用于临床,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理性—情绪疗法只注意人的思维结构、价值观和决策。对于情绪问题,这种疗法认为其是可以随认识的转变而转变的。理性—情绪疗法对于人的本质有这样的假设:人生来有一种既理智又不理智的潜在性质。

2. 反向作用

【答案】反向作用是指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被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但个体唯恐自己仍会做出,于是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即把不能被别人或社会所接受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它们的反面,使之成为可以接受的。在性质上,反向行为是一种压抑过程。

3. 前意识

【答案】(1)含义

前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术语。指人的潜意识心理活动中在必要时可召回的经验部分。存在于心理结构最表层的意识与最深层的潜意识之间,与意识、潜意识有直接联系,是两者相互交流的中介。

(2)特征

①具有与意识系统相联系的特征,这些特征使之易于并能进入意识。

②具有与潜意识系统相联系的特征,这些特征使之可从潜意识中吸取能量并通过自身的活动实现潜意识的要求。

③最关键的特征是与语言符号记忆系统相联系,这使之可能随时进入意识,但由于只是与记忆残余相联系,平时只存在于潜意识之中。

(3)作用

其在整个心理结构中不可取代的作用在于可使各种不同的观念性内容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它们与时间相联系,建立审查关卡和一系列检验观念的可行性的准则,即充当稽查者,不让不合适的潜意识内容进入意识领域。

4. 价值条件

【答案】(1)含义:他人或自己对具体行为的评价被称为价值条件,即给予积极或消极评价的条件。

(2)影响:价值条件能广泛影响一个人的人格发展,它们会替代、干预机体的评价过程,从而阻止一个人自我实现倾向的自由发挥,阻碍他的健康成长。

5. 存在主义

【答案】20世纪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

(1)基本特征: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强调主观性、自由意志和个体性,与强调社会与社会群体作用的理论相抗衡。

(2)代表人物:有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Markin Heidegger,1889-1976)和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

(3)研究对象:存在主义强调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人的情感、个人的自由选择和个体的内在经验。

6. 存在

【答案】哲学范畴。与“思维”、“意识”相对,是物质的同义词。

(1)指客观世界、物质、自然、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等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2)也指人的具体存在,即作为意志或行动主体的个人存在。个人存在具有意识性、自由选择性、动态性,以及与非存在的统一性等特点。

7. 变态人格

【答案】亦称“精神病态人格”、“病态人格”。在无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情绪反应、动机和行为活动的异常现象。德国克雷佩林1913年首先使用该术语。其含义相当于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发展的内在不协调,使个体的人际关系不和谐,社会适应困难。非真正的精神病,而只是正常人格的变异。

8. 科学理论

【答案】人格的科学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和条件以及阶段性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引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它是关于人性的一套基本看法,又是一种研究的策略。

科学理论是由一定的科学概念、概念问的关系及其论证所组成的知识体系,其核心是经过某些实践检验而被验证了的一系列假说。科学理论在整个科学认识活动中表现为一种阶段性的认识成果,对进一步的科研过程又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功能。

9. 进化心理学

【答案】广义指一切以进化论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主要包括斯宾塞的进化联想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和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等。该研究取向认为心理学应研究心理与行为是如何在生物进化的历史过程中演化形成的。此即心理学的种系发生研究。同时认为,心理学亦应研究心理与行

为适应有机体生存的功用,该学说还包括因进化论强调人与动物之间在心理上的连续性而引发的比较心理学研究,以及20世纪30年代后西欧一些动物心理学家主张在动物的自然生态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自然行为,并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加以解释的动物习性学等。

10.固定角色疗法

【答案】(1)固定角色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个人构念心理学家G.A. 凯利倡导,以人格塑造理论为基础。具体做法:

①来访者与治疗者首先进行讨论,并由治疗者协助来访者写出一份自我鉴定;

②然后治疗者帮助来访者写出反映他将要扮演的角色模型的剧本,这个模型具有来访者认为扮演起来比较困难但又是他十分希望拥有的人格;

③最后来访者假设自己己去外地“度假”,让扮演的角色留在原地代替他,来访者每天读4次“剧本”,并照着“剧本”的要求来扮演角色。这种扮演需持续几个星期,扮演期间来访者必须努力找出“角色”的5个重要人格特点。

④治疗后期,来访者放弃“剧本”而对角色进行任意发挥。此时,治疗者要注意帮助来访者把从角色身上找出的那些良好的人格特点整合到来访者自身的人格中去,以重塑来访者的人格。

(2)固定角色疗法与精神分析疗法的根本区别是,治疗者担任来访者的配角或助演者,但绝对不做导演。来访者一般扮演约两个星期,其间治疗者积极参与其中,将来访者当作角色中的人加以反应,鼓励来访者放弃其原先的核心构念,以发展新的构念。该疗法体现G.A. 凯利个人构念理论的心理治疗特色。

二、简答题

11.人格的品质

【答案】人格品质是影响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也是个体吸引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学者安德森1968年研究了人格品质,他把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人格品质分为三种:最积极品质、中间品质、最消极品质。

最积极品质: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智慧、可信赖、有思想、体贴、热情、善良、友好、快乐、不自私、幽默、负责、开朗、信任;

中间品质:固执、刻板、大胆、谨慎、易激动、文静、冲动、好斗、腼腆、易动情、羞怯、天真、不明朗、好动、空想、追求物欲、反叛、孤独、依赖别人;

最消极品质:古怪、不友好、敌意、令人讨厌、不老实、冷酷、邪恶、装假、说谎。

12.试析精神分析的起源。

【答案】要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起源,可以从他的生平、思想渊源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去分析。

(1)弗洛伊德的生平中有关精神分析的起源

①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在大学学习期间对解剖学感兴趣。他解剖了400多条雄性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