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人格心理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存在主义

【答案】20世纪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

(1)基本特征: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强调主观性、自由意志和个体性,与强调社会与社会群体作用的理论相抗衡。

(2)代表人物:有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Markin Heidegger,1889-1976)和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Jean Paul Sartre,1905-1980)。

(3)研究对象:存在主义强调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个人的情感、个人的自由选择和个体的内在经验。

2. 人格统合

【答案】自我和谐统合的健康人格理论认为统合是人格的本质特征。人格统合包含月个方面的统合:即自我内部的统合、自我与社会的统合以及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

3. 压抑

【答案】(1)压抑是自我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先于其他任何防御机制而产生,别的防御机制的运行要以它为基础。

(2)压抑是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通过它,那些会带来焦虑的观念和欲望被禁闭在本我之中,人意识不到它,焦虑自然会大大减轻。

(3)压抑有两种情况:

①是对本我中的先天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的压制;

②是对个人后天生活中的痛苦经验和不良欲望的压抑。

4. 集体无意识

【答案】集体潜意识是由人类祖先和动物祖先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下来的经验,这些经验以原始意象的形式保持下来,其主要内容是原型。

5. 积极看待

【答案】(1)含义

罗杰斯提出的个体人格发展的基础概念之一。个体的积极看待最初来源于身边重要的人(如父母、老师),随着自我的发展,积极看待的提供者更多的从他人转向自己。积极自我看待既有天生的,也有后天习得的。

(2)特征

积极自我看待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它具有交互作用的性质。即当一个人使他人积极自我看待需要获得满足时,自己的这种需要也会满足。

6. 新精神分析

【答案】新精神分析亦称“新弗洛伊德主义”。

(1)广义指一些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未脱离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基本理论的框架,但对其有所变通、修正和扩充的精神分析理论。包括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亦有主张两者是经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的过渡或中介)、自我心理学、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对象一关系学派(克莱因学派)、瑞士的存在主义分析学派6个学派或分支。

(2)狭义专指美国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是20世纪30年代后从美国精神分析运动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7. 负强化

【答案】在建立操作反应时,如果撤去某一刺激物,有机体的反应概率增加,那么该刺激物就是这一反应的负强化物,收回批评、停止打骂、取消个体参加某种讨厌的活动的义务等,都是在对上述行为或个性品质进行负强化。

8. 美德

【答案】(1)含义:埃里克森人格理论术语。美德是能增强自我强度,提高适应能力的良好品质。其形成取决于个体心理发展每个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

(2)内容:包括八种:希望,意志,目的,能力,忠诚,爱,关心,智慧。

9. 经典条件反射

【答案】经典条件反射是巴甫洛夫以狗作为实验对象而发现的一种行为规律,它揭示了一个原本不能引起特定行为反应的无关刺激是如何通过学习变成能够引起反应的信号刺激的。巴甫洛夫发现:当狗吃到食物时会分泌唾液,而只听到铃声则不会引起分泌唾液,这是本能的非条件反射,不学自会;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之前或同时都让它听到铃声,那么狗就学会一听到铃声就开始分泌唾液,即通过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铃声这种无关刺激也能引起特定的行为反应,铃声具有了信号意义。可见,狗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机制能够学会对一些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做出应答性行为来适应环境。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又称为信号系统学说。

10.人格面具

【答案】人格面具本义指演员在剧中扮演某一特殊角色时所戴的面具。后演化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某种角色,即人格。在荣格的心理学中,指一个人扮演某种角色性格公开展示给人的印象,以便取得社会的承认,但这种性格并不一定是他本人的。

二、简答题

11.述评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答案】(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

①自我实现的概念和本质马斯洛自我实现概念有两层含义:

a. 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

b. 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就是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自我实现的过程是实现潜能的过程。它意味着是人格形成一体化、和谐的整体。

从人格的角度看,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只能出现在年龄大的一些人身上。自我实现的人通常都在60岁以上。

②自我实现者的类型与特征

a. 自我实现者的类型

马斯洛发现自我实现者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务实型自我实现者,这种自我实现者的主要特征是务实的和能干的,他们是入世主义者,以现实的态度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

另一种是超越型自我实现者,这种类型的自我实现者常常意识到内在精神价值,具有丰富的超越自我的体验,他们感受到超越自我、超越人我之间的分歧和超越人与宇宙的对立,他们是出世主义者,在哲学家、宗教家与科学家和艺术家中较为常见。

b. 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马斯洛概括出自我实现者的以下巧种共同的人格特征:

准确地认识现实;宽容和悦纳自己、他人与周围世界;自发性、单纯性和自然性;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具有超然于世的品质和独处的需要;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超越环境和文化的束缚;具有永不衰退的欣赏力;经常能够产生神秘体验或高峰体验;对人类的认同、同情与关爱;具有深厚的个人友谊;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具有哲理的和善意的幽默感;富于创造性;具有抵制和评判现存社会文化的精神。

③自我实现的条件与障碍

a. 自我实现的条件

马斯洛认为,许多人之所以不能称为自我实现者,是因为他们受到许多主客观条件和因素的限制。

从外部条件来看,自我实现的一些先决条件是言论自由,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可以随心所欲,保卫自由、正义、公平及秩序。

从个人主观内部条件来看,主要有:我们没有发展得更好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自我概念的缩减,即我们可能对自己是谁以及自己的潜力看法比较保守;我们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固执于现有的自我概念;自我实现的第三个主观上的障碍就是我们自己不愿意离开安全的地方;自我实现的第四种阻力是成功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