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人格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人格理论

【答案】人格理论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由于人的行为和心理的复杂性以及人格心理学家对人的看法的不同,因而产生了各不相同的人格理论。

2. 防御机制

【答案】(1)含义

防御机制是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的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创造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

(2)共同点

弗洛伊德认为,几乎所有的自我防御机制都有两个共同点:

①它们是无意识的,即说人总是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采用它们。

②它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具有与现实相脱离的特性。

3. 行为遗传学

【答案】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有生物学、遗传学和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该学科主要探讨天性(遗传)与教养(环境)之争的问题。运用综合遗传学和心理学的方法,从心理的遗传基础角度对个体身心的发展与变化进行系统解释的一门交叉学科。着重研究遗传与行为间的关系,涉及遗传学分析及对物种行为表现的整个范围进行科学分析的大量技术。

4. 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答案】(1)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是指自我心理学为自我划定的一个独特的研究范围。这一范围应当与本能的研究有所不同,应当体现自我的特殊的心理规律及其主动性的特点。

(2)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并非指空间的领域,而是指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是在既定的时间内、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

(3)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体系都是围绕着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展开的,包括自我的起源、自我的自主性发展、能量的中性化和自我的适应过程等。

5. 原始生命力

【答案】原始生命力是能够使一个人完全置于其力量控制之下的自然功能。它是一切生命肯定、确证、保持和发展自身的内在动力。原始生命力超越于善恶之外,它既可以激发善的一面,

也可以激发恶的一面,整个生命力过程就在这两个方面之间流动。

6. 实验研究

【答案】实验研究方法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因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作出因果性的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研究强调探讨对所有人都适用的一般规律,要求对自变量进行操纵,由此得出因果性的结论。

实验研究不依赖自我报告材料,而力求客观性,对变量的控制严密,能够操纵变量,作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因果性的结论,因而这种研究往往被看成是理想的科学研究。但是,在人格研究中,并不是多数人都喜欢运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也存在许多限制与缺陷。由于实验情境本身的限制,使得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人为性,因而其结论难以直接推广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7. 积极

【答案】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概念主要包含以下二重含义:

(1)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病理学式心理学的反动;

(2)倡导心理学要研究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如主观幸福感、快乐体验、乐观主义、自我决定、创造与健康等

(3)强调用积极的方式来对心理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8. 自我效能感

【答案】(1)含义

所谓自我效能感,即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这是一个与罗特的预期很相近的概念。

(2)影响

①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如果一个人对某行为或某任务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则会情绪饱满、充满自信地去执行这种行为、完成这种任务,相反则会回避这种行为和任务。

②高自我效能感可能导致更为勤奋、忍耐、持久的努力,从而增加成功的可能性,为自我效能感带来更多积极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相反,低自我效能感可能带来更多的不利因素从而加剧失败,导致更低的自我效能感。

9. 人格/大五人格

【答案】(1)人格的定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等本质特征。

(2)大五人格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再分析,发现了五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从而提出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这五个因素包括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神经质、开放性。

10.害羞气质

【答案】卡刚和莫斯(Kagan&Moss)发现了一种与感觉寻求倾向不同的气质特点,即面对陌生人或陌生情境的害羞或抑制的行为风格。具有这种气质的孩了在面临一个新情境时,总是小心翼翼,被动与退缩。在面对陌生人时,这种孩子的典型行为是把头调转过去,避开陌生人的视线,把自己的脸躲藏在父母的背后。

二、简答题

11.述评格拉易的气质易感性理论。

【答案】(1)格拉易的气质易感性理论主要内容

格拉易(Gray ,1981)提出了气质易感性理论,认为个体差异主要是由两个基本的脑动力系统的差异造成的。

行为激活系统(BAS )对奖励和非惩罚性信号敏感,通过奖励调节和控制行为倾向,而行为抑制系统(BIS )对惩罚和非奖励性信号敏感,通过惩罚调节和控制行为倾向。

因此,不同的人对奖惩刺激的感受性不同,外向者更倾向于对奖赏刺激作出反应,因此他们较为幸福;相反,性格内向者或神经质类型者对惩罚刺激的反应更敏感,因此常常感到不愉快。

(2)对格拉易的气质易感性理论评价

尽管实验室研究支持反应性的个别差异,但是用经验样本研究所估计的现实世界中反应性的证据却是有混淆的,而且在反应性中被发现的微小差异似乎不能解释人格和SWB 之间的所有分差。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格拉易的模式并未能告诉我们是什么形成了这种易感性。外倾者的易感性是否反映了他们比内倾者对奖赏刺激有更强烈的反应? 还是外倾者仅仅伴随了更多的奖赏线索?

12.阐述进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答案】(1)进化心理学家认为,要充分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就必须了解这些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

(2)所有的有机体(包括人)都是适应的产物,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也是适应的产物,某种心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解决适应问题。

(3)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生存与繁殖的问题。

(4)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机制是演化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它有以下特征:

①它以目前的方式存在是因为它在人类进化史上解决了与个体生存和繁殖有关的某个特定问题;

②它们从环境中积极提取或消极地接受某些信息或输入,这些输入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内在的,它们对于有机体解决适应问题具有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