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西南民族大学保险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团体养老保险
【答案】为应对员工在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需要,团体可能为其向保险人购买一份“生存保险”合同,员工退休后,由保险人一次性按保险金额向退体员工支付一笔款项,供其养老生活所用,这种团体保险称为团体养老保险。不过,随着企业年金的发展,近年来,团体员工的退休保障逐渐由团体养老保险转向企业年金保险。
2. 承诺保证
【答案】承诺保证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将来某一事项的作为或不作为的保证,即对该事项今后的发展作保证。例如投保家庭财产保险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保证不在家中放置危险品; 投保家庭财产盗窃险时,保证家中无人时,门窗一定要关好、上锁。这些都属于承诺保证。
3. 投保
【答案】投保亦称“要保”,是指对保险标的(人身、则产、责任或权益)具有保险利益的自然人或法人向保险人申请订立保险合同的行为。投保人一般需填写固定格式的投保单。投保单常由保险人提供,具有统一的格式。主要内容包括:被保险人的名称; 保险标的名称及存放地点; 投保的险别; 保险期限; 保险价值及保险金额等。投保时投保人必须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如实告知。
4. 保险市场需求弹性
【答案】保险需求弹性是指保险需求对其诸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通常用需求弹性系数来表示,即:
式中:D ——保险需求; △D ——保险需求的变动; f ——影响保险需求的因素; △f ——影响保险
需求的因素的变动。
5. 保险经纪人
【答案】保险经纪人是代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利益参与保险活动的人,保险经纪制度是指保险人依靠保险经纪人争取保险业务、推销保险单的一种保险市场营销方式。其主要工作是为投保人寻找合适的保险公司,代理投保人同保险公司商谈保险条件,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术,为投保人以最优惠的条件取得最充分、最合理的保险保障。保险经纪人以保险业务为依据可分为人寿保险经纪人、非人寿保险经纪人和再保险经纪人三种。
6. 团体万能寿险
【答案】团体力能寿险是团体雇主为其所属员工投保的一种万能寿险,是一种交费灵活、保额可调整,非约束性的寿险。保单持有人在交纳一定的首期保费后,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任何时候交纳任何数量的保费,只要保单的现金价值足以支付保单的相关费用,有时甚至可以不冉交费。而且,保单持有人可以在具备可保性的前提下,提高保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降低保额。
团体雇主一般不为团体万能寿险交付任何保险费,所以,团体万能寿险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团体保险产品。不过,如果团体的规模较大,可以按该团体的经验数据收取死亡率费用,而且收取的管理费用比个人保险产品低。此外,如果员工离开该团体,他购买的团体万能寿险产品可以在该团体中继续保留。
7. 危险单位
【答案】危险单位是指保险标的发生一次危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危险单位的划分具有以下特点:①危险单位的划分既重要又复杂,应根据不同的险别和保险标的来决定; ②危险单位的划分关键是要和每次事故最大可能损失范围的估计联系起来考虑,而并不一定和保单份数相等同; ③危险单位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④危险单位的划分有时需要专业知识,再保险合同一般规定,如何划分危险单位由分出公司决定; ⑤危险单位划分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再保险当事人双方的经济利益,甚至影响到被保险人的利益,因而是再保险实务中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
8. 公共利益论
【答案】“公共利益论”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该理论认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应当是寻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监管政策的目标应当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通常政策制定者将此目标解释为在保持生产者剩余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消费者剩余的最大化。这是有些国家对保险费率实施监管的理论依据。政府监管者通过将保险费率保持在“竟争性”的水平,尽可能扩大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的增减是检验监管政策效果的一个最重要的指标。
二、简答题
9. 保险商品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保险商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契约性,保险经营资本的独立化,把保险分配关系直接地表现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契约交换关系。
(2)期限性,保险商品交易不是瞬间完成的,而是一个有期限的交易过程。在这期间,如果出现了保险事故或保险事件,保险人的赔偿承诺或给付承诺就转变为现实的赔偿或给付。
(3)条件性,要求购买者(投保人)必须对投保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不具有保险利益的就不能为保险商品的购买行为(除保险法另有规定者外)。
(4)诺承性,即保险交易双方是以合同条款的形式来约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要求保险人必须以最大的诚信履行对合同条款的说明义务,同时也要求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以最大的诚信履行对
保险标的实质性危险因素的告知和保证义务。
10.简述农业保险的特征。
【答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保险作为财产保险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农业生产发展服务的一种风险工具。它承保的主要是种植业、养殖业,亦被称为两业保险。种植业保险包括农作物保险、收获期农作物保险、森林保险、园林苗圃保险等; 养殖业保险包括牲畜保险、畜禽保险、水产养殖保险、特种养殖保险等。
农业保险所具有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保险面广量大
农业生产在野外进行,生产场所非一般保险中的保险地址范围可比,其数量亦非一般财产保险中的保险标的那样有限,种植业保险往往是大面积成片投保、养殖业保险往往是大规模成批投保。面广量大的特点决定了保险人只有投入较多的力量才能开办这类保险业务。
(2)农业保险受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双重制约
农业生产的最大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在一起,农业保险也必然要受到自然风险与经济风险的双重制约。
(3)农业保险的风险结构具有特殊性
它面对的主要是各种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尤其是水灾、冰雹、低温灾害、干热风、病虫害等,多数灾害只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从而与其他财产保险所面临的风险的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4)高风险与高赔付率并存
由于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大,损失率高,保险赔付率通常也很高,保险人要想通过农业保险赚取利润较通过其他财产保险业务甚至更困难。因此,农业保险被许多保险公司视为畏途,真正成功的农业保险模式较为罕见。
(5)农业保险需要政府的支持
国际经验与国内已有的实践表明,农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包括财政税收方面的支持、贷款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等。如美国的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实质上是由美国政府投资设立的一家政策性保险公司; 日本的村民共济制度亦获得了日本政府直接的财税支持; 中国的安信、安华、阳光等农业保险公司自成立以来也同样获得中国财政的直接保费补贴。
11.简述保险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动表的概念及基本作用。
【答案】(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该表可在某一特定日期揭示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状态,因而又称财务状况表。
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按照一定时期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把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加以适当排列,按照一定的编报要求编制而成的会计报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