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中医药大学保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除外责任
【答案】除外责任亦称“责任免除”,是指保单规定的保险人小负赔偿责任的灾害事故及其损失范围。表示方式有:①列举式,即在保险条款中明文列举出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的范围; ②倒扣法,即凡是未列入承保责任范围的均属“除外责任”。由这些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除外责任大致分为除外的损失原因、除外的损失和除外的财产。之所以被列为除外责任主要是因为下列原因:①不可保风险; ②避免重复保险; ③减少道德风险因素。
2. 保险索赔与保险理赔
【答案】保险索赔,是指当被保险人的货物遭受承保责任范围内的风险损失时,被保险人向保险人提出的索赔要求。在国际贸易中,如由卖方办理投保,卖方在交货后即将保险单背书转让给买方或其收货代理人,当货物抵达目的港(地),发现残损时,买方或其收货代理人作为保险单的合法受让人,应就地向保险人或其代理人要求赔偿。
保险理赔,是指在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而使被保险人财产受到损失或人身生命受到损害时,或保单约定的其它保险事故出现而需要给付保险金时,保险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行为,是直接体现保险职能和履行保险责任的工作。
3. 保险公司
【答案】保险经济活动、保险分配关系、保险的功能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保险公司是保险分配关系外部组织的高级形式,它是保险供给主体。在我国,保险公司是依法成立的经济法人。我国09年修订的《保险法》第6条规定:“经营商业保险业务,必须是依照本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商业保险业务。”
4. 利差益(损)
【答案】利差益是指人寿保险资金运用的实际收益率高于预定利率而产生的收益。通常保险人常利用保险费收入进行其他业务投资,当实际投资收益率大于责任准备金按预定利率所产生的利益时,即形成利差益,就是说资金运用扣除应缴的税款与投资的费用后,其利息及红利收入等投资收益,若超过应转入责任准备金的利息和投资经费,其差额即为利差益,反之,则为利差损。通常为了安全起见,预定利率总要订得低一些,避免利差损发生。利差益一般用下列公式计算:
利差益=(实际投资利率一综合预定利率)×(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一投资总额)/2+(年初资产总额-年初责任准备金)×综合预定年利率。
5. 利润率
【答案】利润率是指保险企业在某一年度利润总额与该年度营业收入总额之间的比率。它综合反映保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利润率是利润指标之一,利润指标是考核保险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能综合反映企业经
营各方面的情况。
6. 保险单
【答案】保险单简称保单,是指通常所说的书面保险合同,是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订立保险合同的正式书面文件。保险单必须明确、完整地记载有关保险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它所记载的内容是双方履约的依据。
7. 道德风险因素
【答案】道德风险因素是指与人的品行修养有关的无形因素。例如,诈骗、纵火等恶意行为或不良企图,均属道德风险因素。
8. 团体(基本)医疗费用保险
【答案】团体(基本)医疗费用保险是指当被保险人在保险责任期开始后,因疾病而住院治疗时,保险人将负责给付其住院费用、治疗费用、医生出诊费用以及透视费用和化验费用等的一种团体健康保险。
其中,住院费用的给付按照住院天数乘以每日住院给付金额进行计算,每日住院给付金额以及每次住院的天数在团体雇主与保险人签订的合同中都予以规定。治疗费用的确定有两种方法:①表列法,即在合同附件中详细列明各项治疗的费用限额。不同的团体可根据其需要或员工所能承担的范围,将此费用金额乘上某一系数,以调整其限额。保险人按此确定的限额向被保险人给付保险金(或代为支付治疗费用)。②根据合理习惯确定每次住院治疗的费用。医生出诊费用以及透视费用和化验费用则通常在保险合同中予以明确规定。值得注意的是,团体医疗费用保险通常将被保险人的门诊医疗列为除外责任,对其发生的门渗医疗费用不予给付保险金。
二、简答题
9. 怎样才能保证“有利十被保险人的解释原则”不被滥用?
【答案】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原则是指当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时,法院或仲裁机关往往会做出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保险合同是附和性合同,有很强的专业性。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一般来说,投保方只能表示接受或不接受保险人事先己经拟定好的条款。有些专业性的术语不是一般人能够完全理解的。为了避免保险人利用其有利地位,侵害投保方的利益,各国普遍使用这一原则来解决保险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争议。鉴于此,保险人在拟定合同条款时应尽量使用语言明确的表述; 在订立合同时向投保方准确地说明合同的主要内容。
这条解释原则也存在着弊端,可能导致解释原则的滥用,不仅会损害保险人的正当利益,而且不符合立法精神,非常不利于保险市场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尽量避免“有利于被保险人的解释原则”不被滥用:
首先,应该在《保险法》中增加保险合同解释的其它一些原则,把文义解释原则、合乎逻辑的解释原则等原则加入《保险法》的规定中,并且规定这些解释原则与“有利于被保险人解释”原则的适用关系。
其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有利于被保险人解释”原则适用的除外情况,将明显的不能适用该原则的情况进行归类,并通过法律条文给予明确。
最后,在保险实务中,应当依据有效的保险合同约定做出合理、公平的解释。
10.影响保险市场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保险市场需求是一个总括性、集合性的概念,但它又不是所有保险需求的简单加总,而是在各种不同的费率水平上,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保险商品数量表(单),即在特定时间内,在不同的费率水平上,消费者保险需求的集合形成了保险市场需求。
保险市场需求是一个变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保险市场需求会增加或减少。影响保险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风险因素
“无风险,无保险”,风险是保险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与客观依据,从而也就成为产生保险需求的触发条件。而且,风险程度越大,风险所致的损失越大,以至于消费者无法自行承担,保险需求就会越强烈。
(2)保险费率
保险费率对保险市场需求有一定的约束力,两者一般呈反方向变化。受投保人缴费能力的限制,从总体上讲,费率上升会带来保险需求的减少,费率下降,则会导致保险需求的增加。但是,费率对保险需求的变化的影响会依不同的保险商品品种而各异。
(3)保险消费者的货币收入
消费者的货币收入直接关系到其购买力的大小。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作为保险商品的消费者——个人的货币收入、企业的利润也会随之增多,会有更强的缴费能力,保险的需求也就随之扩大。因而,保险消费者的货币收人是影响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之一。
(4)互补品与替代品价格
财产保险的险种是与财产相关的互补商品,例如汽车保险与汽车,当汽车的价格下降时,会引起汽车需求量的增加,从而导致汽车保险商品需求量的扩大,反之则会引起汽车保险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另外,一些保险商品特别是人寿保险商品是储蓄的替代商品,当储蓄利率上升时,人寿保险商品品种的需求就会减少,反之则会增加。
(5)文化传统
保险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受人们风险意识进而保险意识的直接影响,而人们的风险意识与保险意识又是受特定的文化环境影响和控制的,尤其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封建文化的影响,对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