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西财经大学保险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积蓄基金功能

【答案】现代保险运用概率论的方法计算保险费率要求有足够的空间容量和时间跨度。因此,保险分散危险就包含了两层意思:空间上分散和时间上分散。从时间上分散来看,分摊经济损失就带有预提分摊金的因素,否则,不能满足时问上分散的要求。预提而尚未赔偿或给付出去的分摊金则必然形成积蓄。保险这种以保险费的形式预提分摊金并把它积蓄下来,实现时间上分散危险的功能,就是保险的积蓄保险基金功能。可以说,现代保险如果没有这一功能,就不能正常维系和发展保险分配关系。当然,不实行预收保险费的合作保险形态,因不具备时间上分散危险损失机制,因而也就不具有该项功能。

从概念的内涵上可以看出积蓄保险基金是为了达到时间上分散危险的目的,可见,该功能是由保险的基本功能之中的分散危险功能派生而来的。

2. 团体万能寿险

【答案】团体力能寿险是团体雇主为其所属员工投保的一种万能寿险,是一种交费灵活、保额可调整,非约束性的寿险。保单持有人在交纳一定的首期保费后,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任何时候交纳任何数量的保费,只要保单的现金价值足以支付保单的相关费用,有时甚至可以不冉交费。而且,保单持有人可以在具备可保性的前提下,提高保额,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降低保额。

团体雇主一般不为团体万能寿险交付任何保险费,所以,团体万能寿险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团体保险产品。不过,如果团体的规模较大,可以按该团体的经验数据收取死亡率费用,而且收取的管理费用比个人保险产品低。此外,如果员工离开该团体,他购买的团体万能寿险产品可以在该团体中继续保留。

3. 保险市场营销

【答案】保险市场营销是指以保险为商品,以市场为中心,以满足被保险人需要为目的,实现保险企业目标的一系列整体活动。从整体来看,保险市场营销活动由三个阶段组成,即分析保险市场机会、研究和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策略。保险市场营销活动具体包括:保险市场需求的调查; 保险市场细分; 保险险种的组合与没计; 保险市场营销渠道的比较以及保险促销策略的制定与手段的选择等。总之,保险市场营销是以保险市场为起点和终点的活动,它的对象是目标市场的准保户。保险市场营销的目的是满足目标市场准保户的保险需求。保险市场营销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推销保险商品获得利润,而且还是为了提高保险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或占有率,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信誉。

保险市场营销是现代市场营销学在保险企业经营中的应用。保险市场营销研究的内容可包括

保险市场营销的管理、保险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保险市场营销目标市场的选择和保险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等。

4. 重要事实

【答案】重要事实一般是指对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或以何条件承保起影响作用的事实,它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接受投保人的投保和确定收取保险费的数额。如有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详细情况、有关保险标的的详细情况、危险因素及变化情况、以往的损失赔付情况以及以往遭到其他保险人拒绝承保的事实等。

5. 团体补充医疗保险

【答案】团体补充医疗保险也称团体高额医疗保险。由于大部分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团体医疗费用保险)对于药品、器材、假肢、假牙、血或血浆、诊断服务、预防性药物、门诊治疗、护理及其他很多费用均不予承保,而且,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团体医疗保险)对于各种医疗费用也有许多限制(包括时间以及金额的限制),这使得团体补充医疗保险这种以排除基本医疗保险中的诸多限制为主要目的的团体健康保险产品开始出现。

团体补充医疗保险通常由团体或雇主与保险人共同协商医疗费用的限额。不过,保险人为了规避医疗费用过高的风险,在团体医疗保险合同中,还常常附加有免赔额条款及共同保险条款。

6. 团体养老保险

【答案】为应对员工在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需要,团体可能为其向保险人购买一份“生存保险”合同,员工退休后,由保险人一次性按保险金额向退体员工支付一笔款项,供其养老生活所用,这种团体保险称为团体养老保险。不过,随着企业年金的发展,近年来,团体员工的退休保障逐渐由团体养老保险转向企业年金保险。

7. 保险交易行为监管

【答案】保险监管机构推动实施交易行为监管的主要目标是为投保人提供高度的安全性,并保持公众对保险业的信心。保险交易行为监管可以促进保险人、中介人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和对消费者的保护。保险交易行为监管原则主要包括:诚实原则,熟练、认真和勤奋原则,审慎原则,向客户披露信息原则,向客户获取信息原则,客户利益原则,接受监管原则,投诉处理原则以及管理和控制原则等。

8. 未赚保费

【答案】未赚保费亦称未到期保费,指非寿险业务中,某一年度的入账保费中应该用于支付下一年度发生的赔款的费用。这是因为保单年度和会计年度并不完全一致,在会计年度终了时,有些保单有效期尚未结束。因此,未赚保费就是入账保费中与保险责任尚未终止的那部分业务相对应的保险费。实质上,从入账保费中核取未赚保费,就是提存未到期准备金。寿险、储金性非寿险一般不使用未赚保费的概念。

二、简答题

9. 哪些情况下不得对赔案进行通融赔付? (至少列举4种情况)

【答案】通融赔付是指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约定本不应完全承担赔付责任,但仍赔付全部或部分保险金的行为。

通融赔付虽然是解决理赔纠纷的润滑剂,但是并不是随意的,一般在意外伤害保险和医疗费用保险的应用中比较多,出于维护公司形象或者关心被保险人的考虑,在金额不大的情况下,保险公司会做出一些通融赔付的决定。此外,保费高、信誉好的客户发生的理赔,以及旱期因手工出单造成保险公司过失的一些理赔中,经常应用到通融赔付。

由于通融赔付不是正规的赔付,很多时候就得通过暗箱操作来完成,在赔付的整个流程中往往不会形成理赔卷宗,赔偿金自然不能通过正常的渠道支付,往往是利用账外资金赔付。这样就迫使保险公司建立小金库,资金在体外循环,时间久了必然缺失有力的监管。

通融赔付在赔偿原则和补偿标准上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就会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保户利用这一漏洞,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与承保公司工作人员串通,骗取保险赔偿金,有时甚至还会滋生行贿、受贿等一系列问题,当骗取的赔偿金数额达到《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时,就构成了诈骗罪、职务侵占罪等违法行为。典型的情况有:①骗保; ②存在逆选择的赔案; ③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没有保险利益的赔案; ④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告知义务的赔案等。

10.财产损失保险的运行包括哪些程序?

【答案】财产损失保险的运行可以概括为展业、承保、防灾防损、再保险和理赔五大环节。

(1)展业

在承保前,保险人需要展业,即进行有关财产损失保险的宣传、确定推销保单的合适渠道和方式。因此,展业是承保的基础。

(2)承保

保险人的承保主要包括核保和签单。

①核保是指保险人对投保人的投保进行审核,以决定是否承保的过程。核保不仅是承保环节的关键,也是确保承保业务效益的关键。在核保时,保险人需要对投保人及保险利益、投保标的及其处所、投保金额等进行审核。

②签单是指保险人经过核保,同意投保人的投保要求,决定承保并签发保险单的行为,它是承保的结果,也是该笔保险业务的真正开始。保险单的签发,标志着保险人对投保人风险转嫁的承诺,而保险单则是维护双方保险合同关系及各自利益的直接法律依据。

(3)防灾防损

财产损失保险的防灾防损包括预防和抑制保险损失。

①保险人需要采取有关措施,在保险事故发生前,转移保险财产,以防范保险损失的发生。 ②当采取预防措施仍然发生了保险事故时,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抑制保险损失的扩大,即保险人需要对被损害财产进行施救、整理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