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847中外文学史之外国文学史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批判现实主义

【答案】批判现实主义是指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国的蒲鲁东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其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指出:“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 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

2. 《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答案】《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创作的政治讽刺长诗。作者于1843年深秋在离开德国12年后重回祖国的旅行,是创作这首长诗的基础。他认为,德国现存制度是那样腐朽和落后,而反动政府企图用假象、伪善和诡辩来掩盖自己的腐朽,这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童话般的幻想。诗人用一切生机都已死灭萧条的冬天来象征德国社会的昏睡和停滞,所以“童话”前又冠以“冬天”。海涅在作品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把自己的批判融合在讽刺艺术中,使其称为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伟大作品。

3. 但丁的《论俗语》

【答案】但丁的《论俗语》是但丁用拉丁文撰写的最早的一部关于意大利语及文体和诗律的著作。其创作目的在于引起知识界对民族语言的注意。书中阐明了俗语的优越性和形成标准意大利语的必要性,对于解决意大利的民族语言和文学用语问题起过重大的作用。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但丁用意大利语写作《神曲》的理论根据。

4. 贵族沙龙文学

【答案】贵族沙龙文学是17世纪出现于西欧上流社会的贵族文学流派。“沙龙”为“会客室”、“客厅”的意思,后来专指在客厅举行的社交活动和文艺座谈,沙龙文学就是在文艺座谈中朗诵或演出的文艺作品。贵族为打发无聊时光而创作的贵族文学。他们精神空虚,耽于虚无缥缈的想象中,作品多以田园小说、历史小说、心理小说以及诗歌为主,主要写失去往日地位的封建贵族对中世纪的缅怀; 描写男女悲欢离合的艳情故事; 掐绘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矫揉造作,晦涩难懂,

充满了没落贵族庸俗无聊的趣味。

二、简答题

5. 分析波德莱尔“感应”理论。

【答案】(1)波德莱尔的“感应”理论

波德莱尔的“感应论”是其诗歌理论核心,其主要观点是:

①认为世界是“一部象形文字的字典”,其中万事万物存在一种神秘的“感应”关系;

②由对世界的上述看法出发提出:诗人是世界的翻译者,不是去创造象征而是去体验和发现象征。诗人不应满足于事物表面现象和意义而只对其作简单摹仿、再现,而应深入到神秘世界内部,达到内在与外在高度契合,所以,其“感应论”是象征主义的坚实理论基石。“感应”的概念表达了波德莱尔的美学思想,是象征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2)“感应”理论的绝佳实践

《感应》一诗是波德莱尔“感应”理论的绝佳实践,这主要体现在:

①语言将世界与心灵交融

《感应》是诗人奇妙的感觉:看得见的世界象征着无形的精神疆域; 诗人将之融入语言之中,语言借助于声,将无形的气息,转化、复苏。它极具魅力,在世界与我们的心灵之间搭建互通的桥梁。它提供了在象征事物中,以契合的方式,将心灵与世界交融,从而达致双方的互知冥合。这是物我合一的境界,与我国的传统哲学暗合。

②通感的象征性表达

《感应》是典型的象征主义的十四行诗,前两节8行押环抱韵,即abba abba格式,后两节6行在交叉韵后押连续韵,即abcbcc 格式,每行12个音节,音韵优美、和谐,准确表达了“契合”的主题,是其代表作之一。诗人在色、香、声、形、味中,将视、嗅、听、触、息诸感觉交织,从而使人的灵魂产生共鸣。E.T.A. 霍夫曼在《克莱斯列里阿娜》中的一节:“我发现色、声、香之间有基本类似性和某种秘密的结合”此诗是对此段文字的诗意表达。

6. 《白鲸》的多层意义和艺术特征。

【答案】《白鲸》是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它是时代的镜子,是“美国想象力最辉蝗的表达”。

(1)《白鲸》的多层意义

《白鲸》的意义和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或三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和阐释。

①第一层面是其一般的社会意义

从一般的社会意义来分析,小说以“披谷德号”捕鲸的故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血腥来源,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残酷和黑暗,反映了捕鲸工人危险而又艰苦的生活,歌颂了工人们机智、勇敢、互相支持的高贵品德。

②第二个层面是其特殊的宗教意义

在宗教背景下,白鲸代表着宗教的“恶”和“原罪”。“披谷德号”寓意人生的漫长旅途,

带有加尔文教宿命论的思想。

③第三层是其复杂的象征意义

这种象征意义体现在白鲸“莫比·迪克”、“披谷德号”和船长埃哈伯形象上。有人把白鲸看作“善”的象征,有人认为它是“恶”的体现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身,还有人说它是不善不恶的永恒的大自然的代表。“披谷德号”这艘船的名字本身就象征着灭亡。船长的象征意义也非常复杂,有人将之视为企图摧毁美和善的邪恶的代表,有人认为他是人类反抗的化身,还有人认为他是为了使自己成为主宰而徒劳地与宇宙力量抗争的狂徒。不同的阐释,说明了这部作品意义的丰富以及经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

(2)《白鲸》的艺术特征

①广泛运用各种象征手法。除了作者塑造的各类形象均有象征意义外,小说对景物、细节的描写也往往具有极其丰富的象征、暗示意义。例如,烟斗、白鲸、海洋、陆地等等,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性。

②卓越的自然景物描写,尤其是对大海的描写给人印象极深。诗人以变化多端的笔调,描绘出大海多姿多彩的美丽景色,饱含了浓厚的诗情画意,同时又从侧面烘托了人物在同大自然斗争中的顽强精神和心理活动。

③巧妙地运用大量的引证和议论。作者在故事中断故事的叙述,插入大量的捕鲸知识,旁征博引,使小说具有百科全书性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作者还常常在叙述故事和描写景物的同时在,直接出来和读者对话,直抒胸臆,大发议论,这样便增强了小说的力度和深度。

7. 中世纪欧洲文学的基本特点。

【答案】在多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和融合过程中,经过中世纪独特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主要体现为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阶级的矛盾斗争)的作用,发展成了独具特色的中世纪新质文化和文学。

(1)中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思想特点

①基督教思想统治着中世纪文化

基督教思想成为中世纪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各类文学无不打上了它的烙印,教会文学更是为普及宗教教义而产生。有些文学作品公开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表现了封建领主和地主阶级及其精神上的代表僧侣阶级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样,也有些作品,仅仅带有崇奉基督教思想的特点。这反映了基督教对文学影响的复杂性。

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突出

中世纪各民族国家开始形成,出现了很多将宗教思想与忠君爱国的英雄主义结合起来予以歌颂的文学作品。很多作品描写和反应了欧洲封建国家形成和确立时期的社会现实,歌颂了为保卫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的英雄人物,赞美了在确保王权中起过重大作用的英明帝王。但有些作品又将歌颂英雄和爱国思想与忠君思想、宗教思想结合起来,这实际上是爱国思想和英雄主义的重视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