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选] 某版教科书《雷雨》课后有一段文字,介绍了戏剧的分类,这段文字属于教科书的什么系统?()
练习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范文系统。
问题:
[单选] 以下哪项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素质及其价值的提高。
问题:
[单选] 修订过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是()。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培养语言素养的课程。语文课程是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课程。语文课程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的课程。
问题:
[单选]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基本理念有以下看法,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最高的语文素养。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读书、积累和感悟,使学生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语文课程也应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问题:
[单选] 某教师阅读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语文课程设计的思路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课程目标九年一贯分块设计,具有阶段特色,各学段又互相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目标。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问题:
[单选] 以下是某教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进行的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连续性。阶段性。明确性。固定性。
问题:
[单选] 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总目标中的重要知识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语文课程规定7~9年级学生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总目标的规定前五条侧重宏观角度,后五条侧重具体描述。总目标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实践性,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凸显。
问题:
[单选] 某教师在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发现里面有很多数字需要重点识记,于是进行了简单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总目标中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内累计认识40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问题:
[单选] 《走一步,再走一步》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第三题"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么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在班里出一期专栏"属于下列教学目标中的哪一项?()
口语交际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
问题:
[单选] 以下是某位教师对语文教材的作用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语文课程内容最重要的承载载体。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材料。学生课外拓宽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