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级中学语文题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问题:

[单选] 以下是某教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进行的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 . 连续性
B . 阶段性
C . 明确性
D . 固定性

以下是某位教师对语文教材的作用的认识,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语文课程内容最重要的承载载体。 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材料。 学生课外拓宽知识领域的重要基础。 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 《走一步,再走一步》后面的"研讨与练习"第三题"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么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出来,在班里出一期专栏"属于下列教学目标中的哪一项?() 口语交际教学。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综合性学习。 某教师在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发现里面有很多数字需要重点识记,于是进行了简单总结,其中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总目标中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内累计认识40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第三学段: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某教师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其基本理念有以下看法,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我们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获得最高的语文素养。 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读书、积累和感悟,使学生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语文课程也应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修订过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是()。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课程是培养语言素养的课程。 语文课程是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课程。 语文课程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的课程。 以下是某教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进行的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语文课程目标的显著特征是连续性和阶段性、明确性和模糊性。故D项当选。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