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初级中学语文题库>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问题:

[单选] 修订过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是()。

A .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B . 语文课程是培养语言素养的课程
C . 语文课程是教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的课程
D . 语文课程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知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的课程

某教师学习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总目标中的重要知识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语文课程规定7~9年级学生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总目标的规定前五条侧重宏观角度,后五条侧重具体描述。 总目标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 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实践性,在语文课程总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凸显。 以下是某教师对语文课程目标的特征进行的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连续性。 阶段性。 明确性。 固定性。 某教师阅读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对语文课程设计的思路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应用的实践。 课程目标九年一贯分块设计,具有阶段特色,各学段又互相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目标。 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某版教科书《雷雨》课后有一段文字,介绍了戏剧的分类,这段文字属于教科书的什么系统?() 练习系统。 知识系统。 助读系统。 范文系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下列对“表达与交流”理解最正确的是()。 充分利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能够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思。 根据具体情境利用可用因素,表达自己的想法。 必须是面对面地交谈。 修订过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准确表述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语文课程标准经过修订,在"课程性质"部分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