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12行政管理基础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服务能力

【答案】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政府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即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在民主宪政国家的法理或法律上,政府是典型的“它建立”而不是“自建立”。因此,为授权主体即全体国民服务乃是政府天经地义的职守。我国政府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前提是首先要在观念形态上确立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2. 府际关系模型

【答案】府际关系模型是指从政府之间的纵向关系研究政策执行的模型。这一模型是山高锦等人在1990年提出的。其前提假设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具有冲突或合作关系; 州政府具有自主裁量权,可以解释联邦计划的内容,也能够了解地方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同时间或不同管辖权下具有不同的执行模式。

府际关系模型包括三个变量:

①因变量,即州政府的政策执行;

②自变量,包括两项,第一项为联邦政府层次的诱因与限制,第二项为州与地方政府层次的诱因与限制,两者形成交互依赖关系;

③中介变量,包括州政府本身的决策后果与州政府本身的能力。前述自变量与中介变量构成州与地方政府的执行次级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下列要素:州与地方政府机关首长、机关组织、州发言人、州立法委员、地方政府层次的行动者、州政府层次的能力、回馈等,这些要素都是互动性的、互赖性的、多元性的动态过程。具体如图所示。

图 府际关系模型

3. 行政发展

【答案】行政发展是指政府对行政组织实施有计划的干预,以完善行政组织提高行政组织效能的过程。行政发展具有正面性、整体性、客观性、目的性、过程性和连续性的特征。行政发展的前提是当前公共行政形态与系统环境的不适应性。行政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推动行政系统自身的革新以提高政府的公共行政能力。行政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多样性,改革是行政发展的基调。

4. 消极行为

【答案】消极行为,又称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实施的维持原有法律关系不变的行为。如国务院关于“五一”放假维持去年天数不变的通知。消极行为有合法和非法之分。合法的消极行为是行政主体依据法律规定的履行“不为”的义务。非法的消极行为则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判定的依据是法律赋予行政主体的职责和义务。

5. 处分

【答案】处分是指政府对有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是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国家公务员,依照有关规定给子惩戒的制度。对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二、简答题

6. 简述对现阶段中国政府主要职能的再认识。

【答案】我国目前正处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利益分歧和力量对比不平衡必然会导致资源占有不平衡,最终会造成社会心态失衡,促使各种社会矛盾的显著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转向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尽量减少利益分配不公正带来的冲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社会保障职能应有所加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属于比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现在也基本如此,只是其它层次开始出现)。在这种体制下,农村社会保障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而城市居民由各单位负责其生老病死。国家是以全社会所有人员的低生活水平为前提,来保证每个人的生存。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后,情况大大不同,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一大批富余人员出现f 短时间的失业,城市和农村都有一定数量的特困群体。一方面,涌现了一批富裕阶层,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特困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必要建立以保障全体人民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改革开放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2)提供公共产品职能应有所加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体制保证了国家可以把相当大的则力用于进行公开产品投入,全国范围内的单位制,又保证了各单位把很大财力用于公开福利,单位承担了政府的很大一部分职能。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企业办社会已渐渐成为一个历史现象,这些职能,己逐渐由

政府承担,政府提供的公开产品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需要政府办的公益事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科技、教育、交通、通信、养老等领域,政府都应起到单个企业和单位无法起到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的提供公共产品职能应有所加强。

(3)刺激经济发展的职能应有所加强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经济发展不管不问,相反,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随着微观领域的退出,在宏观上的管理更应有所加强。政府应加强对刺激经济发展的研究,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研究中国市场的运行规律,井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刺激经济的发展,这一职能几乎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近几年,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增加公开工程的投入,几次降低存贷款利率,都是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政府已逐渐熟悉经济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说明,现阶段中国政府应加强刺激经济发展的职能。

(4)确保公共安全职能应再加强

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对人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富裕群体与贫困群体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加上目前属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有的矛盾在一定的时间里还很尖锐,甚至还会出现激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公共安全职能应再加强,强化对所有社会人的管理,强化安全力量。

(5)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职能应加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多,如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富裕群体与贫困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落后地区、不发达地区发展极需财政给予支持。不加强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就不能保证落后地区、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也不能保证发达地区的长期发展,同样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此外,如刺激经济发展、还有鼓励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建设大型的公开下程,都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所以政府要加强财政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并用强大了的财政,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帮助落后地区和贫困人群,支持事关全局的公开工程,刺激经济发展。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要加强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职能,即所谓的初次分配讲究效率、二次分配讲究公平。

(6)自我革命的职能应加强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在向纵深领域发展,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现行政府的运作模式己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的部分职能己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现阶段,我国政府的运行模式己经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必须加强自我革命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 简述治理理论的概念、理论特点、主要理沦以及关于治理理论的争论。

【答案】(1)治理理论的概念

治理理论是研究如何在追求公共利益的过程中,实现政府与公民等多种权利主体共治的理论。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重点关注在一个限定的领域内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