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657行政学原理之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事务

【答案】事务是指机关专业和职能工作之外的其他事物,包括机关的环境、资材、文书、档案以及日常工作制度和后勤等。事务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书、秘书事务,主要从事帮助领导收集信息、沟通联系、协调所属单位行动的参谋助手性工作。主要内容有:文书的起草、收发、整理、存档; 会议工作; 查办、催办工作; 信访接待; 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以及本单位日常工作的处理等。这方面工作一般是由机关的办公室或办公厅负责。二是后勤事务,主要从事为机关正常高效地进行职能活动,创造和提供最佳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的服务性工作。主要内容有:财务、物资管理; 机关食堂管理; 房屋管理,医疗保健管理等等,一般由机关的行政事务管理科或管理处负责。事务是机关管理问题的中心,无论其主体、目的有何不同,都存在共性,而且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循。现代机关管理应遵循制度化、科学化、效率化等根本原则。

2. 行政伦理义务

【答案】行政伦理义务是指在行政实践中,行政主体在各种道德义务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需要牺牲其他道德义务而保全行政道德义务。行政伦理义务的本质是公共利益至上。对于行政主体而言,行政伦理意义上的义务在其所承担的各种道德义务中是处于较高层次的义务。只有当政府及其官员履行了应尽的义务,社会公众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

3. 灯塔政府

【答案】灯塔政府是指在特定公共服务领域,为公众提供了最优质服务的地方政府。这一概念来源于布莱尔政府提出的灯塔地方政府计划,该计划通过对地方政府实行奖励和在地方政府中开展经验交流的做法,实现发展学习型的公共组织,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的目的。

4. 法规分析方法

【答案】法规分析方法主要是指从法理、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研究政府和政府官员及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规范性、合理性,研究政府行政行为的条件性或局限性的研究方法。在现代实行民主宪政的国家,因政府“他建立”的公共属性,法规分析方法是广泛使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5. 行政体制

【答案】行政体制是指经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基本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国家行政组织形态。行政体制与关于政府的概念相一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政府的意义上说,行政

体制涉及与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相关联的诸方面的法权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从狭义政府的意义上说,它等同于政府管理体制。从国家的层面上来看,行政体制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权力划分。行政体制是相对于国家的立法体制和司法体制而言的。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6. 安然现象

【答案】安然现象是指以安然公司为代表的巨型公司在高速成长期利用信息不对称欺骗投资者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其详细内容是:2001年年底,安然公司利用复杂的财务合伙形式,虚报近6亿美元的盈余和掩盖10亿多美元的巨额债务的问题暴露,受到美国国会5个委员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美国劳工部、美国司法部、美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紧随其后的世通、施乐、默克、琼森、奎斯特、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等美国巨型跨国公司虚报盈余和掩盖巨额债务案,安达信审计公司销毁有关信息数据以及世界著名五大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小实会计数据案,摩根十丹利、高盛、美林等享誉世界的证券公司发布不实分析误导消费者案共同形成了“安然现象”。安然现象警示世人重新审视政府监管。

7. 风险社会

【答案】风险社会是指由现代性和现代化导致的,工业化社会道路上所产生的危险开始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一种社会形态。风险社会的概念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克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首次系统提出来的,是理解现代性社会的核心概念。贝克认为在发达的现代性中,财富的社会生产系统地伴随着风险的社会生产。所有的人,无论是直接依靠自然维持生存的人,还是将自然商品化以攫取利润者,都不可能永久地逃脱风险的影响; 风险社会的突出特征有两个:一是具有不断扩散的人为不确定性逻辑; 二是导致了现有社会结构、制度以及关系向更加复杂、偶然和分裂状态转变。

8. 道德规范

【答案】道德规范是指在道德原则基础上形成的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是道德意识现象的内容之一,是道德原则的进一步体现,也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道德规范是人们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的概括,是人们的社会关系在道德生活中的体现。道德规范具有历史性、阶级性和继承性。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由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同时又是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人们自觉行为的产物; 任何先进阶级的道德规范总是要继承和发展先前社会中的有积极和进步作用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的力量是靠舆论来实现的,只能靠人们自觉遵守,所以约束力比法律弱得多。

9. 伦纳德·D. 怀特(LeonardD.White )

【答案】伦纳德·D. 怀特是美国行政学家,历史学家,行政学奠基人之一,其撰写的《公共行

政学研究导论》被公认为是第一本公共行政学的教科书,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此书与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和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相提并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科的基本形成。其主要观点有:

①怀特认为公共行政管理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普遍的原则;

②公共行政学不是以法律和司法制度为主体,而是以管理为主体,以政治学为基础的一个独立研究领域;

③行政由艺术转变为一门科学的趋势日益具有重要意义;

④行政己经成为,而且将继续是现代政府的中心问题。

D 怀特还致力于研究招募、解雇、薪金标准化、人员鉴定、晋升、退休等列入改革议事日程的人事问题,使人事行政成为公共行政的要素之一,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公共行政学体系。怀特在实践中积极致力改革美国政府的人事管理,在1934年创建初级文官考试方法,对公务人员招聘、解职、工资标准化、考核、晋升、行政道德等问题进行研究,他的众多观点和研究活动为后来联邦公务人员招聘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以后全面地改进人事制度铺平了道路。

10.配置效率

【答案】配置效率是指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通过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可以生产出最优的产品数量组合的状态。配置效率又称为帕累托效率,关注的是各项投入是否达到最佳组合或最佳比例。实践中,配置效率是很难测定的,因为最佳组合的标准难以确定。提高配置效率主要靠调整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

二、简述题

11.简述“彼德原理”对现实公共行政管理的意义。

【答案】彼德原理是关于经济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德于1960年首次公开发表,1969年在《彼德原理》一书中系统提出。彼德原理的具体内容是:在实行等级制度的组织中,每个组织成员都会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那一级。“彼德原理”对现实公共行政管理的意义在于:

(1)彼得原理揭示了最基本的人事行政原则,即是知人善任、适才适用。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每个人的专长和能力、志向和条件,做到才以致用、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各尽其才、各得其所。政府机构中的每个职位都有其要求和条件,行政领导和人事部门应该根据这些条件和要求来选拔人才,一个人的能力、专长只有在与工作职位要求相一致时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人事行政必须做到知人善任、适才适用、因事用人。否则,不仅会造成人才的浪费,更会给工作造成损失。

(2)彼得原理反映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根据彼德原理可以简单地将一个组织中的人分成两类,第一类能胜仟现在的工作,但不具备自我提升的素质,永远只能做好现职工作:第二类不但能胜任现在的工作,也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自我提高的素质和能力。可见,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