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712行政管理基础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诉讼

【答案】诉讼是指利害关系人对诉愿裁决结果不服,而向司法机关提起、由司法机关按法律程序受理、审理和裁判解决行政纠纷的一种制度。现代意义上的诉讼,作为一种解决社会系统中利益冲突的机制和一种专门法律活动,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四点:

①诉讼是一种有效的“公力救济”方式。以诉讼这种强制性、权威性的手段实施“公力救济”,一方面是由于私力救济的力所不及,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

②诉讼是一套法定的程序。诉讼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其规范性,这种规范性表现在诉讼请求必须符合法律规范; 诉讼还必须按照法律预先确立的具体程序进行; 诉讼裁决的根据还必须是法律规范。

③诉讼是一个运作过程。诉讼既是法治系统的一种结构形式,又是这一系统的运作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提起诉讼、法院的审理和裁决、执行等。

④诉讼基本上是一种三元结构系统。原、被告在法律上处于平等的地位,而法官居于其间作为权威的仲裁者解决原、被告之间的争议和冲突。诉愿是否必然是诉讼的先行阶段,取决于不同国家的规定。

2. 羁束行为

【答案】羁束行为是指在行政法律规范已经规定得非常具体的情况下,行政行为主体只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所实施的没有仃何变通余地的行为。羁束行政行为的作出是以羁束裁量权为前提。羁束裁量权的行使,其权限范围、幅度行为方式、数量界限等都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只能严格依法裁量、判断。行政主体在对行政法规范的适用没有或较少有选择、裁量余地的行政行为,如对交通违章处罚必须开具书面罚单。

3. 分职制

【答案】又称职能制或参与制,指横向划分部门的组织体制。分职制的特征,是将组织一定层级上的职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给平行的、不相统属的机关去完成。与分级制相反,分职制所形成的每一个部门,在性质上都是部分的和不完全的,在范围上和领域上却是普通的和完全的。分职制有利于集中技术人才和发挥技术优势,也有利于行政首长将注意力集中到组织的整体谋略方面,但如果运用不当,也可能松弛行政权力,使组织的横向配合与协调发生困难。

4. 3R 式授权

【答案】3R 式授权是指授权者授权过程中要做到尊重下属,保证下属所需资源,并对在组织成长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下属进行再投资的授权方式。其中,尊重(respect ), 资源(resources )和再投资(re-investment )三个关键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均为“R" ,故此得名。3R 式授权是处理授受关系的有效方式之一。

5. 泰罗

【答案】弗雷德里克·泰罗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泰罗的组织管理理论成为当时组织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主导学派。他的理论被称为“泰罗制”,泰罗本人也因此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的理论要点在于:

①着眼于企业的基层管理。以基层管理为基础泰罗提出了以时间动作分析、工作定额制度、标准化管理、对工人进行职业培训和刺激性的差别工资等概念为核心的管理理论,被称作管理技术学派。

②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效率。他注重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研究工人的工作方式、工作过程和工作协作,试图通过最合理最有效的组织配合,来达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的目的。

③强凋任务管理和职能主义。任务管理即对工人在一定时间里的工作和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术手段做标准化的处理,并把工人的报酬与工作成绩直接联系起来的方法。实施任务管理要以计划和控制为前提,即如何组织管理的问题,为此泰罗提出了职能主义理论。泰罗认为应当把计划与执行区分开来,并加强专业化职能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建立组织的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流程。这样既能增进组织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又可以改善工厂行政首脑处理“例外”事件的活力。泰罗的职能主义理论摆脱了传统的、依靠个性进行组织管理的旧模式,开创了科学组织管理之先河。

二、简答题

6. 简要论述国家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有哪些。

【答案】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既包括以组织形式出现的行政组织,又包括以个体角色出现的行政人员。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公共行政管理的管理主体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行政组织主要是指政府机构和人员所构成的实体性存在,是为了实现行政目标而按照一定权责关系组合在一起的具有合理结构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活动群体。在我国,行政组织包括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内设部门、职能部门、直属机构、办公机构、办事机构和派出机关及其成员。

(2)行政人员也可以称为行政工作人员,有两个力面的含义:一是指一定的行政体系中的全部工作人员的总和,包括各级行政部门的主管人员和1般工作人员:二是指在政府部门中工作的具体的工作人员。

7. 简述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1)职位分类制度的基本内容

①职位分类是指将行政机关中所有的职位按其业务工作性质、责权范围、隶属关系以及每种职位业务工作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人员资格条件等因素,予以分门别类、确定名称、评定等级、制定规范的全部程序。

②职位分类包括横向分类和纵向分类两方面内容。职位分类是一项大的工程,其主要步骤有:a. 进行调查研究; b. 职务区分; c. 职位品评; d 编制职级规范,职级规范又称“职位说明书”,它是职位分类结果的具体说明; e. 制定(修改)法规予以实施。

(2)职位分类制度的现实意义

①职位分类制度能够满足分类管理,统一管理的要求。分类管理、分级管理、统一管理,这是当代人事行政的基本特点和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行政管理的范围日益扩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政府工作人员迅速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也不断增加,以致原来的人员分类制或品位分类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而职位分类一方面能够将人员按照职位、职系、职级、职等进行科学地分类,另一方面又能把社会的行业和行政职务挂起钩来,使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人事行政的各级管理保持活力、效率、统一。

②职位分类制度能够提供“因事求才”的用人标准。由于职位分类可以反映出职位、职务的具体内容。从而使因事设职,因职设人变为现实。在招考和录取工作人员时,按照职位所需的专业知识、资历、学历等条件,就可以比较科学地确定考试的项目和择人的标准,据此来选用到称职的人。

③职位分类制度为考核、培训、支付劳动报酬等管理活动提供了依据。职位分类明确了每一个职位的权力、责任、利益,便于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 便于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素质; 便于“按事给薪”,以示标准客观、待遇合理; 从而减少人事纠纷及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的矛盾。

总之,职位分类作为人事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在整个人事管理中具有广泛而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是招考和录用工作人员、制定职务工资和岗位责任制、控制机构编制防止机构膨胀、进行考核、奖惩、升降、培训、人才预测以及教育部门制定专业设置计划和招生计划等工作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另一力面,实行职位分类,还有利十建立和推行退休、离休制度,加强人事管理的法制建设以及提高人事统计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8. 简述社会主义国家行政责任问题。

【答案】社会主义国家行政责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巴黎公社时期国家行政责任问题

在巴黎公社时期,就实行过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被选举者对选举者负责的原则。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行政责任制度的内在机制,一直未能得以明确,自僚主义的侵权和损害行为始终未能得以有效克服。

(2)中国国家行政责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