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试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其美学价值

关键词:无

  摘要

  庄周(约公元前860-前286年)①是我国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他上承老子,成为道家学派的继往开来者。他的思想不但在当时和孔孟的儒家学说并肩齐驱,而且和儒学一起对中华传统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形成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他既是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善于思辨的哲学家,又是思想丰富奇谲、文笔浩荡斐然的文学家。像周庄这样"以思想而兼文学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实在是绝无仅有的"。②正因为这种集哲学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特征,使得他的思想对中国美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而巨大的贡献。因此,探索一下庄子的哲学美学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本文就是着重从庄子的哲学和美学相联系的角度,分析他的自由观和美学观的形成及独特价值。我们研究庄子所凭借的对象资料主要是《庄子》一书,旁涉其它著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学术界在庄子诸篇(据《汉书·文艺志》记载,全书共五十二篇,先仅存三十二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的写作时间及作者归属上,存在着意见分歧,但我们认为,全书的思想倾向和艺术表现风格,基本上是一以贯之的(这也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 因此,完全可以把《庄子》一书看作一个思想体系整体,来展现我们的研究课题。 先秦,是文史哲不分的时代。这一方面表现为许多宇宙人生哲理,往往通过寓言、故事来表达。即使是单纯陈述抽象的道理,也要反复形象地加以说明,使文章文质得兼,风格卓然,成为后来政论散文家所效法的榜样。另一方面表现为文史哲和为一个整体对后世发生影响。这种影响方式,使得后人并不对先秦一些著作十分严格的文史哲性质上的区分,而是全面考察其中所包含的各种思想(如哲学思想、伦理思想、美学思想等)。各方面的学者,打破自己研究学科、课题的局限,进行横向贯通,然后从中找出后来思想观点所自出的根源及发展脉络。这种状况,从经济根源来讲,反映了生产力不发达带来的分工不发达;从学术思想的内在原因来看,说明各门学科之间本来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庄子》中的大部分篇目产生于先秦时期,其中包含的思想是多方面的。我们要探讨其中哲学和美学的关系问题,就必须把两者联系起来作综合的分析。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庄子的哲学思想中蕴含学美学的思想的宝藏,美学思想中包含着某些哲学命题。庄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具体的美学范畴和重要命题,但从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上看,从其对后是文艺美学思想的影响上看,他的许多哲学范畴和论题具有美学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庄子的思想比较完整、典型地体现了文史哲尚未自立门户时期哲学和美学合而为一的状况。研究它,或许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哲学理论,将是一个促进,也会对中国学术走向世界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