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大学法学院F1905公共管理综合(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之公共经济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纯公共物品
【答案】纯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一个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纯公共物品具有四个特性:
①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②自动性。公共物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
③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
④非竞争性。公共物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严格具有上述四个特征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物品。
二、简答题
2. 当今世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之所以受到冷落,有两方面的解释:一是来自宏观经济学内部的理论方面的原因,二是来自实践的政治经济因素。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索洛认为,第一种看法既不可信,也不成功,而第二种看法更务实严肃可信。你是如何看待各国财政政策选择问题的?
【答案】(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的运作,以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一种经济稳定政策,它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财政政策的不同运作特点,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前者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波动情况,灵活主动地变动税收和公共支出以达到财政政策目标的政策运作行为; 后者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就可以根据经济状况调整财政收支,促进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2)一国具体选择什么样的财政政策,是山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自身的国情决定的,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一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己较为完善,不需要政府进行较多干预就可以自我达到平衡,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则会倾向于自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 而当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仅由市场调节难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状态,或达到的均衡的时间过长,成本过大,则可以选取相机决策的财政政策。
3. 你是否能够举出更多的非营利性经济组织的例子? 为什么说它们的活动也属于公共经济的范畴?
【答案】(1)非营利性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个人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公益服务遍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公益慈善、救灾救济、扶贫济困、环境保护、公共卫生、文化教育、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农村和城市的社会发展及社区建设等许多领域,都是非营利组织开展公益服务较为集中的领域。
(2)他们的活动是以执行公共事务为目的,将会涉及公共选择等公共经济学研究范畴之内的问题,提供的服务将会影响社会福利,所以他们的活动也属于公共经济的范畴。
4. “投票悖论”的存在,是否意味着不可能进行民主制的公共选择?
【答案】“投票悖论”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不可能进行民主制的公共选择。因为:
(1)当所有投票人的偏好都是单峰的时候,就不会出现投票悖论。
(2)投票悖论存在的情况下,还有解决投票悖论的三种选择模式。
①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最佳;
②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次佳;
③所有人都同意其中一项选择方案并非是最差。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 森认为,在上述三种选择模式下,投票悖论不会再出现,取而代之的结果是得大多数票者获胜的规则总是能达到唯一的决定。
(3)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为了追求一致性,改变、忽略、牺牲了个人偏好次序。我们并没有确切证明出不可能进行民主制的公共选择,所以我们不能否定它的存在。
5. 现实中,许多老年人拥有的收入和财富超过了年轻人,那么养老保障制度在收入分配上是否发生了逆向调节作用?
【答案】老年人拥有超过年轻人的收入和财富的毕竟只占老年群体中的较少部分,并不能因此认为养老保障制度在收入分配上发生了逆向调节作用。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的需求日益凸显。
(1)老年人面临需要支出的风险更大,在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备的中国,老人生一次病也许就会花光一生积蓄;
(2)许多人年轻时缺乏前瞻性,或者没有留有足够的养老储蓄,或者进行养老投资的时候因为风险的原因投资失败失去了养老积蓄,如果没有养老保障制度,这些人将晚景凄凉;
(3)如果实行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障制度,可能会在收入分配上发生逆向调节,如果是基金账户制的养老保障制度,则没有在收入分配上进行逆向调节。
三、论述题
6. 2003年2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实时“在线监督”省级部门支出预算执行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以党政网(金财网)为平台,在省财政厅网页上增加“人大预算工委信息查询系统”栏目,经省财政信息中心授权后,省财政厅通过财政国库支付中心拨付给省级单位的各项支出,省人大常委会顶算工委通过上网查看即可一目了然。查看的内容包括:各省级单位(含下属预算单位)使用资金的性质,预算科目和项目名称,资金的支付形式(直接支付、授权支付)、支付时间、支付金额,资金用途,以及收款人的名称、账号和开户银行等支付信息。政府预算的执行需要人大预算工委的实时监控吗?
【答案】政府预算的执行需要人大预算工委的实时监控。
(1)人民代表大会作为预算的审核、批准和监督机构,有权对预算的使用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预算权,是最能体现政府行政权力、与民众利益最为密切的权力之一。提起政府财政预算,老百姓并不清楚政府究竟怎么花钱。仅靠人大会和常委会例行的听取报告和事后程序性监督,很难全程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开启预算执行在线监督系统,让这样的问题迎刃而解。
(2)有了“人大预算工委信息查询系统”,可使监督山过去注重结果监督,变为现在注重执行过程监督,由过去的静态监控,变为现在的动态监督,便于及时发现执行预算中的问题,督促预算单位及时整改,这对执行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批准预算执行,确保不出问题,起到预警、预防的作用。
7. 广东省东莞市决定从2009年土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据称,东莞市现有75万头生猪带来的污染排放量,相当于450万人口的污染排放量,要新建一座日处理13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才能有效净化处理。(《南方都市报》2007年12月5日)你如何看待东莞禁猪? 请从公共规制的角度对东莞禁猪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
【答案】(1)理论上来说,没有什么行业是不可以“禁止”的,禁或者不禁系于决策者对这个行业的利弊权衡。东莞市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政府给出的理由是污染严重和经济上得不偿失。东莞市的“禁猪令”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定。东莞市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其最大特点是工厂多、外来人口多,农业己不是最主要的经济方式了。而不养猪既可以节约土地,又可以减轻当地环境污染的治理难度。这也有利于其他地区发展生猪生产,符合各地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2)传统的环境规制方法,是“命令与控制”型的规制,其实现目的的手段很不灵活。此外,“命令一控制”型规制趋于阻碍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养猪业既是合法的,也是城市生活所必要的、与民生休戚相关的产业,“禁猪令”剥夺了农民选择养殖生猪的权利,也使城市猪肉的供应出现问题,一刀切的“禁猪令”是不合适,即使从经济效益来讲它具有合理性。养猪业完全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实现“有限有保”,限制分散、传统、小型的养殖,而扶持集中、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养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产业政策,抬高养猪业的门槛,规范养猪业的排污行为,引导养猪业向环境友好型发展,让一些确实不能达到要求的猪场被市场淘汰出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