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经济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选择
【答案】公共选择也称公共决策,指政府或公共部门的选择,即公共部门对公共物品如何生产、生产什么和为谁生产的间题进行决策和选择。公共选择或公共决策具有三个特点:
①集体性。公共决策不是私人决策者做出的个人决策,而是由政府做出的集体决策。从经济内容上划分,公共决策主要包括资源决策与分配决策。资源决策是关于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集体面临的共同问题,这是一个效率问题。分配决策是关于财富和收入再分配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公平问题。
②非市场性。私人物品是通过市场来解决生产和分配的,而公共物品则是通过非市场的政治程序来解决生产和分配问题的。公共物品生产的资源配置问题不能通过经济市场来有效率地解决,只能通过政治市场来解决。在政治市场上,需求者或消费者是选民、纳税人,供给者或生产者是政治家、政府官员。供求双方通过交换相互发生作用。
③规则性。市场运行有一定的规则性,公共选择也有一定的规则性。在个人之问存在偏好差异的情况下,必须确定规则以便协调人们的行为,因此政府必须进行决策以选择那些能够反映和满足-般人或多数人偏好的规则。
二、简答题
2. 你认为公共范畴和公共部门仅存在于市场经济下的说法是否成立?
【答案】不成立。具体分析如下:
公共范畴和公共部门是指在社会中为公共利益所服务的社会范畴和组织,在所有的社会形态下都存在。在计划经济中也有公共范畴和公共部门的存在。
3. 税收价格与市场价格有哪些基本区别?
【答案】(1)二者的概念不同
①税收价格。税收和满足公共需要之间存在的本质联系,税收是私人经济部门为消费公共品而向公共经济部门支付的“价格”,从而将纳税和公共品提供纳入交换关系和价格分析的框架之中,使纳税行为有了经济学的理论根据。
②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是在市场经济下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价格,是劳务与产品交换时要立即支付的价格,于交易前买卖双方就达成明确的一致。这是与税收价格不同的概念,税收并不直接表现为人们在市场上购物而支付的价格,市场价格则代表实际意义上的交换代价。
(2)税收具有市场价格所没有的特性
①强制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的征税活动是以国家的法律、法令为依据实行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强制性是税收作为公共产品的价格这一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②无偿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之后税款即为国家所有,归国家自主支配和使用,国家并不承担任何必须将税款等额直接返还给纳税人,或向纳税人支付任何报酬的义务。
③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政府在征税以前就以法律形式制定了税收制度,规定了各项税制要素,并按这些预定的标准进行征收。
4. 你所在的城市,出租车行业是如何管理的? 该制度的形成与演变和“寻租”有关吗?
【答案】我所在的城市,出租车行业近似垄断。本市出租车由政府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负责选定和采购,出租车公司在车型选择和价格方面基本没有自主权。市客管处虽然不直接否定个体司机可以自行买车,却在买车的环节上设下了障碍,禁止4S 店向司机售车,出租车司机被强制以高价购车,这就可能导致所购得的出租车是劣质车,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这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
上述现象的存在,是由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选定、采购出租车的过程中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况,即有寻租活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或是为了扶持本地车企,或是为了获得额外收益,与部分本市车企达成协议,结成利益集团,指定由这些车企提供的车作为出租车,甚至有时免于安全检查。这样,出租车市场就由这些指定车企所垄断,外地车企想要进入出租车市场是很困难的。政府和指定车企都获得了收益,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一一出租车服务却是低效率的。
5. 中国现行的增值税制有哪些优缺点?
【答案】(1)优点
①对经济活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避免了阶梯式征税可能造成重复征税的弊端,使同一商品或劳务的税收负担具有一致性。使增值税对经济活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②有较好的收入弹性
增值税的税率一经确定,就相应地确定了增值税的收入规模与国民收入的比例。国民收入增加,增值税的收入规模也自然扩大。
③有利于本国商品和劳务公平地参与国际竞争
进口商品或劳务与本国的商品或劳务的税收负担是一致的,这就有利于本国的商品和劳务在税收待遇一致的前提下公平竟争。
④有内在的自我控制机制
实行增值税后,通过加强对纳税人的扣税凭证的管理,就可以建立起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制约机制,使增值税具有自我控制机制。
(2)缺点
①受种种因素干扰
增值税在实行过程中不得不允许多种减免与扣除,增值税税率难以实行单一税率,这在某种程度上抵销了增值税经济作用的发挥。
②增值税无法解决间接税的累退性问题
增值税作为一种间接税,其税负也将通过转嫁而最终由消费者所承担,加剧了增值税的不符合公平的程度。
③增值税征管较为困难
增值税在所有商品税类中征收管理的难度最大,要求具有较高的征收管理水平。
三、论述题
6. 广东省东莞市决定从2009年土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据称,东莞市现有75万头生猪带来的污染排放量,相当于450万人口的污染排放量,要新建一座日处理13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才能有效净化处理。(《南方都市报》2007年12月5日)你如何看待东莞禁猪? 请从公共规制的角度对东莞禁猪可能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
【答案】(1)理论上来说,没有什么行业是不可以“禁止”的,禁或者不禁系于决策者对这个行业的利弊权衡。东莞市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政府给出的理由是污染严重和经济上得不偿失。东莞市的“禁猪令”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定。东莞市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其最大特点是工厂多、外来人口多,农业己不是最主要的经济方式了。而不养猪既可以节约土地,又可以减轻当地环境污染的治理难度。这也有利于其他地区发展生猪生产,符合各地区之间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分工,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2)传统的环境规制方法,是“命令与控制”型的规制,其实现目的的手段很不灵活。此外,“命令一控制”型规制趋于阻碍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养猪业既是合法的,也是城市生活所必要的、与民生休戚相关的产业,“禁猪令”剥夺了农民选择养殖生猪的权利,也使城市猪肉的供应出现问题,一刀切的“禁猪令”是不合适,即使从经济效益来讲它具有合理性。养猪业完全可以在政府的指导下,实现“有限有保”,限制分散、传统、小型的养殖,而扶持集中、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养殖,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法规和产业政策,抬高养猪业的门槛,规范养猪业的排污行为,引导养猪业向环境友好型发展,让一些确实不能达到要求的猪场被市场淘汰出局。
7. 你认为日前中国的财政体制是否应当进行全面的根本性变革?
【答案】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需要进行改进。
(1)事权的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准确划分必须建立在政府事权范围的科学界定上。如果无法给出政府的事权范围,显然在此基础上只能是空谈事权的划分问题。
①缺陷
a.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方案中,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基本上还是按原有的模式进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