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859西方哲学(古希腊至现代)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目录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859西方哲学(古希腊至现代)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859西方哲学(古希腊至现代)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10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859西方哲学(古希腊至现代)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 . 19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859西方哲学(古希腊至现代)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 . 25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859西方哲学(古希腊至现代)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 . 32

一、名词解释

1. 归纳法

【答案】归纳法是认识事物过程当中使用的思维方法,主要有四种形式:①简单枚举归纳法,通过把若干确定事例归入类属而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②直观归纳法,把特殊事例当作对抽象的一般结论的例化而加以把握的过程; ③淘汰归纳法,通过淘汰不相容的一般结论而得出一般结论; ④完全枚举归纳法,涵盖归入一般结论的所有事物的枚举法。在归纳中,普遍是从特殊的东西推导出来的,结论超出了它的前提的内容。因此,归纳论证的结论一般是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归纳问题现在依然是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话题。

2. 未著文字的学说

【答案】未著文字的学说是柏拉图没有写下来而只是口头教予他的学生的学说,又称不成文学说,这些学说的主要依据是亚里士多德的有关言论。未著文字的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一与不定之二是其中两条终极的原则,它们产生了形式,并通过形式而成为一切事物的原因。形式是数,在形式与殊相之间存在数理本体。大多数柏拉图学者并不关注这些学说,图宾根学派认为,这些学说代表了柏拉图哲学的真正本质,对话只是通往这一严肃哲学的初级阶段。

3. 洛克的反省

【答案】洛克的反省是观念的材料和知识的材料的两个来源之一(另一个是感觉)。同对可感对象的知觉相似,反省是对我们自己内心活动的知觉,因此反省是“内部的感觉”,是心灵自发的活动。洛克把知觉、思维、怀疑、相信、推理、认知、意愿以及我们自己心灵的其他全部各种活动都归结为反省。他还认为感觉与反省可以共同作用。但是洛克的双重经验说没有指明感觉与反省之间的关系,他将经验分为感觉与反省并不彻底。

4. 拉丁阿维洛伊主义

【答案】拉丁阿维洛伊主义是指13世纪在巴黎大学艺学院流行的一种思潮。其特点是主张像阿维洛伊一样忠实于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原意,反对当时依照柏拉图主义的精神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尤其反对为了维护神学教义而割裂和改造亚里十多德的思想。拉丁阿维洛伊主义者提出双重真理论的主张,即通过理性和宗教都能达到真理他们的思想极大地冲击了正统的神学,对经院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简答题

5. 简述莱布尼茨对洛克的批判的反批判。

【答案】莱布尼茨为了维护天赋观念,针对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对他提出了反批判。他把他和洛克的分歧归结为如下几个问题:

(1)心灵本身是否像亚里士多德和《理智论》的作者所说的那样,是完完全全空白的,好像一块还没有写上一个字的板。

针对这一问题,莱布尼茨不再强调天赋观念是“普遍同意”的原则或观念,而是强调天赋观念的“潜在性”。

①莱布尼茨认为,洛克在驳斥了某种意义上的天赋知识之后,又承认知识除了感觉的外部来源之外,还有反省这一心灵固有的来源,可见洛克也不否认心灵中有某种天赋的东西。莱布尼茨指出,天赋观念是作为“倾向、享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在我们心中,并不是作为现实作用而天赋在我们心中的”。所以,莱布尼茨认为洛克认为的我们心中没有任何潜在的东西,甚至没有任何不为我们现实地觉察到的东西的观点是错误的,洛克没有考虑到心灵的实际活动。

②莱布尼茨认为,我们习得的习惯和对以前的记忆就不是永远为我们所明白知觉到的,此外还有千千万万的征象,说明在我们的心中有无数的知觉,但是并无察觉和反省。他还认为,细微知觉虽然是细小、混乱、杂多的,但作用却是巨大的。他还指出,借口知觉不到而排斥它们是小合理的。

(2)是否在心灵上留下痕迹的东西,都是仅仅从感觉和经验而来的,还是心灵原来就包含着一些概念和学说的原则,外界的对象只是靠机缘把这些原则唤醒了。

莱布尼茨说他和柏拉图一样持后一种主张。对于这个问题,莱布尼茨提出了两个问题:

①感觉是不是知识的唯一基础。

a. 莱布尼茨承认感觉对于知识的基础作用,但台认感觉是知识唯一的基础。莱布尼茨通过对知识的考察,对归纳法的批评,指出了感觉作用的局限性。实验科学的方法是归纳法,而在实验科学中,归纳法是不完全的、有缺陷的。他指出,对个别事物的归纳不足以证明一般命题真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莱布尼茨得出即使在实验科学领域也不能完全依靠感觉的方法,仅仅依靠感觉人们是不可能得出普遍必然的知识的。

b. 按照莱布尼茨关于单子的知觉等级的划分,感觉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感觉并非人的理性的本质。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按照逻辑的规律进行必然推理。莱布尼茨说:动物的联想和与单纯的经验主义者的联想一样,他们以为凡是以前发生的事情,以后在他们觉得相似的场合也还会发生,而不能判断同样的理由是否依然存在。

②感觉究竟是知识的源泉,还是只是知识的机缘。

莱布尼茨认为感觉的作用是提供了发现天赋观念所需要的注意力,外界的对象只是靠机缘把这些原则唤醒了。如果没有感觉,天赋观念将一直潜伏在心灵之中,只是由于感觉,人们才注意到它们,并用实验经验检验它们。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感觉是发现真理的机缘,但不能说它是真理的来源。天赋观念才是真理的来源,它在被感知以前已经存在于心灵之中。

(3)针对洛克的白板说问题

莱布尼茨把心灵比喻成一块有纹路的大理石,以反对洛克的“自板说”。他说,没有“本身毫无变异”、“完全平整一色”的白板,心灵中必有天赋的东西,构成先天的特性和原则。心灵与其说是白板,不如说是有纹理的大理石,感觉所起的作用好比使纹路显出来的工作。莱布尼茨说:“观念与真理是作为倾向、享赋、习性或自然的潜在能力而天赋地存在于我们心中,井不是作为现实作用而天赋地存在于我们心中,但这种潜在的能力永远伴随着与之相适应的、常常感觉不到的现实作用。”这样,莱布尼茨通过将天赋观念解释成一种潜在的认识能力,大大缩小了与经验论者的分歧。

6. 简述休谟对知识的划分。

【答案】与洛克一样,体漠认为知识为复合观念表达,它存在于对观念与观念之间关系的推理和判断之中,因此,观念之间的关系决定着知识的性质。休谟对于知识的划分的观点简述如下:

(1)知识的分类

休谟认为,人类理性或研究的全部对象,可以分为观念的关系和事实两类。相对应,人类的知识也可以分为两类: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和关于事实的知识。前者指抽象科学和证明的知识,主要是数字和逻辑; 后者主要指各种经验知识。

(2)观念关系的知识和事实的知识

①观念关系的知识

休谟肯定,我们仅凭思想就可以推理出这类知识。他说:“这类命题,只凭思想的作用,就能把它发现出来,且不以存在于宇宙某处的任何事实作依据。”

②关于事实的知识

人们要想断定一个关于事实的知识,不可能仅仅依靠思想的作用,必须去考察关系以外的经验以做出判断、加以检验。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依赖矛盾律就可以得到,而关于事实的知识则不能仅仅依赖矛盾律,因为事实的正反两方面都是可能的。

(3)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

①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就是分析命题。

“分析”的意思是词句意义的分析,我们只要分析表达观念的词句的意义就可发现它与其他观念的关系,就能够断定该命题的真假。

②关于事实知识的命题是综合命题。

“综合”的意思是通过新的知觉把一个观念同另外一个观念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逻辑形式来看,分析命题中,命题的谓词己经包含在主词之中,谓词并没有给主词增加新的内容。在综合命题中,谓词不包含在主词中,谓词给主词增加了新的内容。

分析命题中谓词己经包含在主词之中,休谟肯定关于观念关系的知识具有确定性和必然性,分析命题是必然真理。在综合命题中,谓词不包含在主词中,关于事实的知识只有或然性,综合命题是偶然真理。关于事实的知识能够扩大我们经验的范围,对生活用处很大。经验知识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