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17政治学基础之《政治学基础》考研必备复习题库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如何认识革命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

【答案】(1)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真正的革命,都将使社会发生急剧的变化和飞跃发展,因为它宣告了旧制度的灭亡和新制度的诞生。这是历史发展中的质变。或者说,革命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2)亨廷顿说:“一场全方位的革命,包括摧毁旧的政治制度和合法性模式,动员新社会集团参与政治,重新界定政治共同体,接近新的政治价值标准与合法性的新概念,由新的、更有活力的政治精英掌握政权,以及建立新的、更强有力的政治制度。就政治参与的扩张而言,一切革命都包含着现代化; 就新的政治秩序模式的建立而言,某些革命还包含着政治发展。”这不仅是对某些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总结,更是对社会主义革命作用的评价。

(3)革命可能是现代化的新起点,但革命不是万能的,一个国家不能永远处于革命性的政治运动状态; 否则,这个国家就没有机会进行现代化建设。革命的成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革命不可能使新的政治体制绝对完善。完善的手段只能是改革,而不是革命。

2. 韦伯的政治统治类型是什么?

【答案】在当代西方政治学中,对政治统治进行分类研究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根据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把政治统治分为克里斯马型统治、传统型统治和法理型统治。

(1)克里斯玛型。

克里斯马式人物具有把人们吸引在周围而成为追随者、信徒的能力,并且追随者具有拥护这类领袖人物的赤诚态度。二者的结合便构成了克里斯马型统治的合法性根据。克里斯马型统治往往出现于社会危机时刻,克里斯马式人物改变人们的生活境况,从而使人们对原有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发生动摇,转而接受一种新的信仰,这就为某些有特殊能力的人取得权力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在危机时刻,渴望摆脱困境的群众也需要这种人的出现,大众以集体亢奋的心态对某种特殊品质作出反应,将自己交付给一位英雄般的人物。因此,从荡涤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上看,克里斯马式人物的作用是革命性的,他“追根究底”地向根深蒂固的现实挑战。

(2)传统型。

一个统治的合法性若来自自称的、同时也为他人相信的历代相传的神圣规则和权力,那么这就是传统型统治。统治者获得权力的方式是根据沿袭下来的惯例,比如家长制、世袭制。在韦伯看来,传统型权威的主要形态是西欧的封建制和东方的家产制。在家产制下,国家就是家产的放大形态。这是因为:第一,政府事务起源于统治者的家庭事务管理,政府行政官员最初只是统治者的个人仆役和私人代表,因而政府官员竭力维护因忠诚而换来的特权。第二,在经济领域,贸易是统治者自己的特权,他通过征税、收取安全通行费、市场特许权、颁发垄断权等手段,去剥削别人的贸易收益,以此来供养他的扩大的家族和军事人员。第三,在统治方式上,统治者把一切政治上的

行政管理都当做他的个人事务来处理,其方式犹如他把手中的政治权力当做个人财产的有用附属品一样。第四,政治统治的主要工具和基础。既有神圣的宗教和宗教式的主义,也有赤裸裸的军事力量。

(3)法理型。

在现代社会的法理型统治中,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一种以法律为依据进行治理的社会。无论是领袖、官员,抑或普通民众,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和束缚。一方面,领袖和官员自身要服从这一非人格的法律秩序; 另一方面,他们的任何决策和命令,也要受到这一秩序的辖制。服从统治的人服从的只是这一组织的法律,只是一种非人格的秩序,而不是服从统治者本人。

3. 简述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与优点。

【答案】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八个政党,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二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

①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对国家实行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而且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各民主党派积极参政议政,其参政议政的基本内容包括: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参加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机构、途径和方式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人十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人十出任政府领导职务等。

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

a.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在各种利益关系具有可协调性的基础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总目标建立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各民主党派相互之间是以协商合作的方式展开政治活动的。

b.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监督的关系,这种监督的基本准绳就在于各自的政治决策和政治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的利益得到合理协调和实行。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这种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具有积极建设性,它无疑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定与和谐。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优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①有利于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解决各种利益矛盾;

②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集建设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力量;

③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政治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防止政治腐败;

④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治的积极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

4. 政治权力由哪些部分构成?

【答案】政治权力是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意识形态权力、军事权力、法律权力和行政权力。

(1)意识形态权力

意识形态权力垄断了意义、规范和礼仪习俗,也就是垄断了政治共同体成员对生命意义和政治价值的理解,它可以巩固被统治者对于政治共同体的信念,以及对统治者的服从。

(2)军事权力

军事权力一方面可以用于扩张、侵略和掠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抵御侵略、保护领土的需要。

(3)法律权力

法律权力包括立法权和司法权。立法权指制定国家根本大法和基本的行为规范。法律一经制定,就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强制力,适用于生活在政治共同体管辖地域范围内所有的人。司法权指法律的维护和执行。司法权最经常而集中地体现了政治权力的强制性,它通过司法裁决、刑罚、生杀予夺来震慑触犯法律的行为,调解社会矛盾。

(4)行政权力

政治权力借助行政权力对社会进行管制和治理,控制、开发、提取和分配社会资源。因此,行政权力一方面具有广泛性,它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无所不及。另一方面,行政权力又是高度集中的。行政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行为的标准化、齐北。同时,由于行政权力要控制、开发、提取和分配社会资源,它势必是强制的。

5. 简要分析利益的内在矛盾。

【答案】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是一种受到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社会现象,影响和制约利益的多方面因素决定了利益具有多种矛盾规定性和复杂的特性。利益的内在矛盾有:

(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①利益的主体实现性源于其需要的主体满足。任何需要主体的任何需要,从其产生之时起,就带有主体满足的动力基因和目标指向。

②任何利益不仅是在社会中形成的,而且必须在社会中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途径才能实现,这就构成了利益实现途径的社会性。

(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①利益是与人们的一定社会实践水平和社会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直接表现,其内容反映着特定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关系背景下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状况,因而是客观的。 ②利益对于外部状况的反映又是以人们的主观意识和心理的形式存在的,在实际过程中,表现为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中所特有的兴趣、愿望、追求,又表现为人们各种各样需求的生理的和心理的满足和享有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矛盾

①利益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特定的利益和需求而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