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思政部818政治学原理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概念题

1. 两党制的基本特征。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对峙制”。它主要是指代表着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组织政府,主持国家政治事务的制度。由于两大政党往往势均力敌,在竞选过程中激烈角逐、你争我夺,而且在竞选以后,执政党和在野党也相互对峙,不断攻评,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又称为“两党竞争制”或“两党对峙制”。两党制的基本特征包括:

(1)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事实上,在实行两党制的资本主义国家,除了轮流执政的两大政党以外,往往还存在着其他若干小党,不过,由于其政治力量弱小,因而不可能作为主要政党单独执政,而只能以其他方式和途径影响政府决策和社会政治生活。

(2)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本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服务的。

资产阶级两党小仅代表了不同的资本集团,而且常常以其政策上的差异代表着统治人民的“两手办法”。因此,所谓两党轮流执政,不过是统治的两手办法的交替使用。同时,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又是资产阶级欺骗人民的手段。人们在两大政党之间作出的选择,不过是选择资产阶级的不同统治手段,而并不能触动资本统治的本质。

2. 制度议会党团

【答案】议会内的政党组织主要体现为议会党团和党组。在竞争型政党制度中,各政党的成员进入议会以后会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而组成议会党团,以此来统一本党党员在议会内部的活动。议会党团的最高决策机构是议会党团全体会议,负责选举议会党团的正副团长、主席和各委员会负责人。

3. 利益关系

【答案】利益关系是指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的社会联系。利益关系包括利益主体之间两个方面的利益联系:

①个人与个人之问、同一层次的社会群体之问乃至社会与社会之问的利益联系,即同一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问的利益联系。

②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之间、小同层次的社会群体利益之间,以及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联系,即不同层次上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

4. 威权政体

【答案】威权政体,又称为权威政体,也有学者将其称为专制政体或者独裁政体,这是一个用以指涉那些在性质和特征上处于民主政体和极权政体之间的政体形式的一个概念。威权政体分为保

守型,激进型,表面上举行所谓民主选举的,不具有一个具有主导意识形态的军人政权,盗贼式的政权。

二、简答题

5. 国家元首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答案】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国家元首一般分为个体国家元首和集体国家元首两种。国家元首的职权在各国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主要是:

(1)公布法律;

(2)任免国家机关中的高级官员;

(3)召集议会,宣布戒严、大赦、紧急状态或对外宣战;

(4)以国家最高代表身份对外交往;

(5)代表国家颁布荣誉、授予荣誉称号和证书;

(6)有些国家元首还是国家武装力量统帅,具有全国武装力量的指挥权。

6. 为什么说政治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

【答案】人们的社会生活可以划分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地,人们的社会实践也包括着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种具体形式,阶级斗争是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政治生活是人们满足自己参与政治、管理社会要求和在社会上提高自己的愿望的重要方式,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的重要领域,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至于玩弄权术、争权夺利、合纵连横、阴谋权变等现象,在现代政治生活中仍然是有的,一些政治家把它们作为维护自己前途的手段,人们并不否认它的存在。但是人们通常也不认为他们在形成现代政治概念的过程中有多么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政治也是人类社会时间的一种基本形式。

7. 简要分析利益的内在矛盾。

【答案】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是一种受到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社会现象,影响和制约利益的多方面因素决定了利益具有多种矛盾规定性和复杂的特性。利益的内在矛盾有:

(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①利益的主体实现性源于其需要的主体满足。任何需要主体的任何需要,从其产生之时起,就带有主体满足的动力基因和目标指向。

②任何利益不仅是在社会中形成的,而且必须在社会中通过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途径才能实现,这就构成了利益实现途径的社会性。

(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①利益是与人们的一定社会实践水平和社会关系状况相适应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直接表现,其内容反映着特定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和社会关系背景下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状况,因而是客观的。 ②利益对于外部状况的反映又是以人们的主观意识和心理的形式存在的,在实际过程中,表现为人们在特定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中所特有的兴趣、愿望、追求,又表现为人们各种各样需求的生

理的和心理的满足和享有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之间的矛盾

①利益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利益展开的,都是为了实现和满足特定的利益和需求而进行的。

②利益对于人们形成社会关系、参与社会生活、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治理和管理社会和公共生活、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手段意义:

a. 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是人们以利益为媒介结成和构成的,抽去了利益的桥梁作用,社会关系的形成和社会生活的展开就会变得不可理解:

b. 人们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借助于利益的作用进行;

c. 利益是进行社会治理和管理的重要凭借;

d. 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利益的作用和发展来实现的。

(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①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和水平上,就每个社会成员的特定需要和需要层次来说,利益总是具体有限的。

②就社会和社会成员需要的总体发展来说,利益又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8. 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专政,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共同利益的工具。具体表现为:

(1)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正是在这一经济关系基础上,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形成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基础上的根本利益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建立在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基础上,控制、欺骗甚至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治权力组织。

(2)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组织化、制度化。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权力操掌在资产阶级手中,因此,资本主义国家的组织原则、制度设立及其实际活动都是由资产阶级支配、掌握和操纵的。在不同时期,资产阶级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自己的利益要求,采用不同的组织机构、制度设置和活动方式,或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或是欺骗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

(3)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为目的。由于资产阶级内部存在不同的利益阶层和集团,因此,资本主义国家在某个时期或某些间题上,集中代表和维护某些阶层或集团的利益。资本主义国家是管理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是维护和服务十资产阶级根本利益的工具。

(4)资本主义国家是剥削阶级国家中最为发达,最为完备的国家组织。它具有十分严密的组织体系、明确的权力职能分工和权限范围,完备的机构设置和监督机制、完整的政治程序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整个政治体系在金钱政治的作用下运转,最大限度地保障着资本私有,镇压人民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