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榆林市构建城镇居民“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问题探析

关键词:收入分配格局 橄榄型 榆林

  摘要


榆林市构建城镇居民“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问题探析
 
刘 峰
 
摘要:未来我国社会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如何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分析新兴资源型城市榆林的收入分配格局现状及其原因基础上,探讨在一个中小城市范围内如何构建城镇居民“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如何把握经济增长、体制变迁、公共政策选择等重要动因与收入分配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与特点,并增强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的主动性、预见性与科学性,提出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总体思路,即应该在坚持市场化改革不动摇的原则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针对不同的社会阶层,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调控政策,简要的概括就是 “提最低、促偏低、扩中等、保偏高、调最高”。
收入分配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都会在收入分配中体现出来。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国民收入也正处在由低收入水平向中等收入水平发展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居民收入差距是一个客观存在。差距太小,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活力;差距太大,则可能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收入差距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重要手段。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分配收入格局有铁饼型、尖帽型、橄榄型等几种形式,它们都是经济增长模式、收入分配体制等长期运行的结果。
榆林市作为国家规划的能源化工基地,其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是资源带动和投资拉动型。近些年来,国家对榆林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热潮,将它迅速推向了经济发展的风头浪尖,成为陕西经济新的增长点,榆林也因此进入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本文从分析榆林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入手,发现60%以上的人群收入水平处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以下,10%左右的人群成为最高收入者,比最低收入者人年平均收入高出近7倍,中等收入者群体比例不大且收入水平较低,其分配收入格局是典型的“尖帽型”。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城镇居民处于收入分配的底层,工作的积极性受到挫伤,难以分享改革和发展所带来的成果,长此如此,社会的公正与经济的效率都会受到影响。如果差距进一步拉大,还将使高、低收入者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因此,着力构建更加合理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恰当其时。在寻求构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过程中,如何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可控性,制定较为科学合理的调控政策,是榆林市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作者相信,这种研究,对与榆林类似的全国其他中小城市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也会起到抛砖引玉的参考与借鉴作用,从而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在宏观领域和微观领域的健康、平稳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收入分配格局  橄榄型  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