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税务硕士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税收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纳税人应缴纳税款的期限届满之( )即是纳税人欠缴税款的发生时间。
A. 次日
B.5日内
C.10日内
D. 当日
【答案】A
【解析】欠缴的税款, 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 但未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或者未按照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的税款或者少缴的税款。
我国《税收征管法》规定, 纳税人应缴纳税款的期限届满之次日则为纳税人欠缴税款的发生时间。
2. 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 )的水平。
A. 累进税率
B. 边际税率
C. 累退税率
D. 平均税率
【答案】D
【解析】从税收角度而言, 收入效应是指由于课税或增税使纳税主体的收入发生变化, 改变总体收入水平, 使纳税主体境况变坏的效应。税收收入效应的大小由平均税率决定, 平均税率高, 税收负担重, 对纳税主体的收入效应大;反之, 则收入效应小。
3. 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
A. 发行国债
B. 发行货币
C. 税收
D. 罚款
【答案】C
【解析】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 而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获取货币或实物, 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分配关系, 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4. 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
A. 事权的划分
B. 财权的划分
C. 收入的划分
D. 税权的划分
【答案】D
【解析】税收管理体制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 故其核心是税权的划分。税收管理权限, 按大类划分, 可以简单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权两类。
5. 下列各项中, 符合消费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的是( )。
A. 进口的应税消费品, 为取得进口货物的当天
B. 资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 为移送使用的当天
C.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为支付加工费的当天
D. 采取预收货款结算方式的, 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答案】B
【解析】A 项, 纳税人进口货物, 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报关进口的当天;C 项, 纳税人委托加
D 项, 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 工应税消费品的, 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货的当天;
其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 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6. 政府征税降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 从而促使其减少闲暇等方面的享受, 从而更加倾向于勤奋地工作, 这是税收对劳动供给的( )。
A. 价格效应
B. 供给效应
C. 替代效应
D. 收入效应
【答案】D
【解析】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供给方面的收入效应表现为:政府征税会直接降低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 从而促使其减少闲暇等方面的享受, 为维持以往的收入或消费水平而倾向于更加勤奋地工作。税收对纳税人在劳动供给方面的替代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会降低闲暇相对于劳动的价格, 使劳动和闲暇两者之间的得失抉择发生变化, 从而引起纳税人以闲暇替代劳动。
7. 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后, 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 )内, 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A.7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答案】C
【解析】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或者由于改组、分级、合并等原因被其他机关予以撤销登记的, 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撤销登记之日起15日内, 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
8. 从税收的本质来看, 税收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 )。
A. 社会产品分配活动
B. 社会剩余产品分配活动
C. 社会产品分配关系
D. 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关系
【答案】D
【解析】从税收的本质来看, 税收是国家与纳税入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关系。
9. 纳税评估工作中, 不作为纳税评估的重点分析对象的是( )。
A. 综合审核对比分析中发现有问题或疑点的纳税人
B. 重点税源户
C. 长时间零税负和负税负申报的纳税人
D. 税负正常变化的纳税人
【答案】D
【解析】A 项, 综合审核对比分析中发现有问题或疑点的纳税人要作为重点评估分析对象;BC 两项, 重点税源户、特殊行业的重点企业、税负异常变化、长时间零税负和负税负申报、纳税信用等级低下、日常管理和税务检查中发现较多问题的纳税人要列为纳税评估的重点分析对象。
10.影响税负转嫁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商品的供求弹性
B. 课税范围
C. 计税方法
D. 市场状态
【答案】A
【解析】商品的供需弹性是影响税负转嫁形式及程度的关键性因素, 因为税负转嫁和商品交换中的价格升降有直接的关系, 税负转嫁的实现以及转嫁实现的程度必然要受到商品价格变动的可能性条件的约束。
11.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变更或注销税务登记的, 可以处( )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处以( )的罚款。
A.1000元, 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