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大学社会保障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社会学对社会保障的理论贡献。

【答案】社会保障是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社会学科。社会保障与社会学的关系表现在:社会保障的行为是社会控制,其内容与任务是解决各种特定的社会问题,从而与社会学息息相关。社会学对社会保障的理论贡献如下:

(1)社会学是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如果从社会保障的出发点与追求目标来考虑,则社会学无疑是社会保障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

①社会保障的出发点是诸如养老、医疗、贫困、灾害等诸种社会问题的客观存在,并需要通过社会保障机制才能获得解决;

②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通常被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和重要标志;

③社会学还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的和最直接的渊源,如人道主义、伦理道德、历史文化传统就是社会保障的道德基础和最初的理论源泉等等。因此可以看出,社会学的影响己经融入社会保障理论之中并保持着对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实践的巨大影响力。

(2)社会学研究的社会问题、社会公正、社会稳定、社会价值、社会进步、家庭与社区、社会化、社会阶层与人口问题等等,不仅为社会保障研究奠定了必要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直接指导着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与制度实践的发展。

(3)一些社会学家的努力,是社会保障理论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涂尔干的社会整合论等,都对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①马克思阶级冲突理论为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以冲突为阶级关系特征的阶级制度,随着时间推移,争夺经济资源的阶级冲突将会变得越来越尖锐,因此应当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贫富之间巨大差距的新社会。马克思的观点立足资产阶级的社会现实,从而具有重大意义。德国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初衷也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德国首相稗斯麦断言“一个等着领取养老金的人是不会反政府、反社会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出现事实上充当着镇压工人运动的武装“大棒”之外的“胡萝卜”,是为了防止下人阶级反抗的政治丁具。

②功能主义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提供了借鉴意义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各个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因此,社会学这门学科应该研究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部分与社会整体的关系。功能主义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贡献在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可以从一个更加广阔的视角、置于整个社会系统来观察,并因此发现哪些部分需要社会保障制度予以弥补。

(4)社会保障通常被纳入社会发展而非经济发展的范畴,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通常作为评价与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社会发展水平而非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这种归类习俗或许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学之间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5)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政治、法律、文化、道德、思想意识乃至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等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而社会学的优势正在于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这种整体观对于研究社会保障问题有着非常直接的启示。

2.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有哪些基本规律?

【答案】尽管各国之间的社会保障理论及其具体实践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任何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进程中又都表现出一些带有共性的规律。这些规律在实践中均具有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

(1)立法先行

即是先有社会保障立法,于后才会有社会保障项目的具体实践,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来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立法先行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在于,政府可以主导社会保障制度,却不能决定社会保障制度。可见,立法先行不仅仅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惯例,更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

(2)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①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首先是为了解决社会成员的特定社会问题,而特定的社会问题又是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结构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②社会保障采用的主要是经济援助的手段,即使是社会服务的提供也需要有相应的财力来支撑,从而必须具备相应的经济基础。

③要指出的是,如果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而社会保障严重滞后,则社会问题便无法得到解决,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危机必然进一步演变为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最终损害的仍将是整个国家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3)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规律

①社会保障各具体项目协调发展。一方面,社会保障项目的内容应当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项目之间的水平应当协调发展。

②社会保障各子系统协调发展。不同社会保障子系统之间的保障水平应当相互协调; 同时,不同子系统的项目之间应当相互配合。

(4)多样化发展

多样化发展规律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均将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进程中应当遵循的一项基本规律,它能够促使某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建立与发展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时保持以现实国情为基础的较为清醒的头脑,而不会受所谓的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新加坡模式乃至智利模式等牵制。

3.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有哪些?

【答案】(1)国家财政拨款

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具体方式包括:

①财政拨款,即政府直接拨款实施社会保障项目,社会救助基金、军人保障基金及有关公共福利基金主要由政府财政拨款形成。

②实行税收优惠或让利,这是一种间接资助形式,它又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a. 国家允许社会保障机构强制地向企业和个人征收税前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b. 国家对社会保障机构筹集的基金实行免税优待以及对社会保障对象享受的社会保障待遇不征税;

c. 承担社会保障管理费用。

(2)雇主和个人缴费

①雇主缴费。雇主承担社会保障的责任一般按雇员工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缴纳,由社会保险机构依法强制征收,由雇主提供的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积累基金和活劳动补偿基金。

②个人缴费。个人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障费用,不仅有利于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还能完整地体现社会保障的权责结合与责任分担的原则,同时增强个人自我保障意识,引导社会成员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监督的重视。

(3)社会筹资

社会筹资的渠道主要有社会捐赠和发行彩票。

①社会捐赠是许多国家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一个非正式的却又非常流行的渠道,其特点是以善爱之心为道德基础,以自愿捐献为基本特征,由民间慈善公益团体负责征集并用于各种社会救助与福利事业。

②发行彩票。

在许多国家,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经常性渠道是发行福利彩票,它完全凭公众自由参与,所筹集的资金用于兴办各种社会福利事业,是社会福利基金的重要补充,在发达国家非常流行。

(4)其他渠道

包括:社会福利服务收费、基金运营收益、发行特种国债、国际援助等。随着社会保障制度对市场机制的重视与利用,适当收费成了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财政来源,而基金运营收益则构成了基金制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重要保证。

4. 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与作用。

【答案】社会保障基金在性质上属于社会公共基金,其意义不仅在于支撑着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在于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协调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其实就是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并合理地分配社会保障基金的过程。其作用具体为:第一,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社会的安定; 第二,发挥保险互济的作用,增强社会的凝聚力:第三,发挥基金的经济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