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吉林大学行政学院838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责任

【答案】政治责任是指政府及其官员因其享有和行使国家行政权而承担的政治义务,包括维护社会制度,维护宪法精神和原则,维护国家法律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民生命和财产不受侵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和发展等方面的责任。政治责任与普选制相联系,一般表现为经直接或间接公民选举而就任的政府首脑及其所属政务官员对选民或对议会所负的责任。当政治责任承担者不能履行或背弃其责任时,就将受到授权者的追究。

2. 参与管理方法

【答案】参与管理方法是指通过由下级行政主体或行政客体参加管理和决策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和管理效率的一种行政方法。其可以激励人们更好地为完成行政目标而努力。参与管理方法的应用可分三个不同层次:

①宏观层次,宏观意义上的参与管理是政治民主的一个重要内容,既包括直接地行使公民权利,也包括间接的运用权力。

②中观层次,中观意义上的参与管理是行政组织工作的一种方法,即行政工作人员都有对行政组织和个人目标的确立、行政工作计划和程序的设计,以及对工作成果的评价发表意见的权利和义务。

③微观层次,微观意义上的参与管理是在行政管理中,为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和管理效率,由员工参加管理和决策的一种方法,内容包括民主选举基层管理人员、建议制度和监督管理等。

3. 社会服务能力

【答案】社会服务能力是指政府有效地向公众全面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即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在民主宪政国家的法理或法律上,政府是典型的“它建立”而不是“自建立”。因此,为授权主体即全体国民服务乃是政府天经地义的职守。我国政府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前提是首先要在观念形态上确立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4. 直接收入

【答案】直接收入是指政府的公产与公业收入。

5. 机关环境

【答案】机关环境是指对机关的自然因素和四周的影响因素的统称。机关的自然因素主要包

括人的五官所感知的光线、颜色、温度、空气和声音等自然环境因素,机关四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办公室的设计和布置与机关内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的配合等空间环境因素。

6. 考核

【答案】考核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根据法定的管理权限,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公务员的工作成绩和服务情形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察与评价。考核的内容在各国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有考勤和考绩两个方面,其中以考绩为重点。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全面评价每个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为认识奖惩、培训、职务调整等提供依据。通过考核可以激励公务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扎扎实实开展本职工作。

7. 罗斯福“新政”

【答案】罗斯福“新政”是指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为应对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新政的主旨是强化政府干预,通过采取一系列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来克服严重的信贷危机及经济衰退。其内容涉及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农业、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大大强化了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在大大扩充了总统的立法职能、行政职能、经济职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强力干预社会经济的先例,并因此结束了强烈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时代,罗斯福本人也因此成为了那一个时期美国人的共同的领袖。

8. 行政权力合意化

【答案】行政权力合意化是指在行政权力的运用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趋势。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注重的是人的权利与自主,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具体而言,行政权力的合意化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①行政权力合法性。合意化意味着行政权力合法性的进一步增强,摒弃单一的工具理性,做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并重,以公共理性为基础。

②行政权力的合理性。合意化意味着行政权力共识机制的形成,认定公共利益是公民与政府共商形成的社会共识,而非由行政主体单方面判定。

③行政权力回应性。合意化意味着行政权力回应性的增强,行政主体主动、积极、程序化、制度化地对行政客体的要求做出反应,最大限度满足公民需求。

合意化的行政权力就是将合情化、合理化、合法化有机统一的行政权力。

9. 财富原理

【答案】财富原理是指用以论证私有财产和理性的一种关于人的自然权利的假说,认为人归人的本体所有,财产归人所有,因此私有财产是合乎人性、合乎理论、合乎自然的,因而是小可剥夺的。财富原理是由洛克提出的,其前提假设是:一个人所拥有的基本财产就是他本人,对他本人,他拥有充分的和完全的主权。由此推论人的身体具有劳动力,劳动力可以创造财富,由于创

造财富的身体归私人所拥有。所以由身体所创造的财富一也自然归私人拥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沦认为,雇佣劳动所产生的产品也是雇主的财产。

10.关系性权力

【答案】关系性权力是指以主体的人际关系和其在社会网络中的地位为基础形成的权力。人际关系处理技巧和行政客体的情感支持是关系性权力的基础。山于关系可以创造机会,增加施展权力的余地,所以也有人说权力是山一个人在交流与社会网络中的地位决定的。行政客体对于关系性权力的服从是基于一种非正式约束。这种资源是行政权力运行的重要社会资本。

二、简述题

11.公共责任的性质。

【答案】公共责任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共责任的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简单地来说,公共责任的主体,就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题,二者是一致的。

(2)公共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与公共权力相对应,公共责任也是一种法律责任。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由权责一致的原则决定的。决不允许存在没有责任的权力,因为这样会导致行政权力的滥用,会造成对公民或者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侵害。

(3)公共责任具有社会性。公共责任是由行政机关承担的,行政机关又具有社会性,所以行政责任也具有社会性。另外,行政行为的执行对象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4)公共责任具有法定性。公共责任是由相关的法律规定的,而不是行政机关自己决定的。任何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行为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与其权力对应的法律责任。

(5)公共责任具有政治性。行政机关是政治机关的延续,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政治机关的授权,所以说行政机关与政治机关是相互关联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政治目标的实现,需要行政机关的具体实施。所以从根本上来说,行政机关的行为是政治机构意志在社会的外在表现,公共责任不可避免的具有政治色彩。

12.试比较现代行政权力与传统行政权力。

【答案】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行政权力产生以后,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的不断发展过程。现代行政权力是与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行政权力,和传统行政权力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权力基础的差异。现代行政权力是一种法理型的权力。行政客体的服从是以行政主体所拥有的合理合法权威为基础的。传统行政权力在内部结构上表现为个人权力大于职位权力,人格权威大于职务权威。

(2)内部结构的差异。现代行政权力的内部分化相当完备,科层分工严谨,传统行政权力是与农业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行政权力,当时行政事务相对简单,没有分工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