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933行政管理学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制度性权力

【答案】制度性权力是指行政主体通过集体行动的规章制度,迫使客体按照主体的意愿去行动的权力。这种权力的基础是行政组织结构所赖以运行的制度规则、制度安排,也包括一些程序性规范和行为准则。制度性权力的两种基本形态是法律和伦理,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合法合理的权力。合法合理的权力是现代行政管理的基础。既合法又合理的权力在社会看来才是具有正当性的权力,行政客体对于制度权力的服从是和这种正当性分不开的。

2. 地方自治制度

【答案】地方自治制度是指某些国家的一种地方管理制度,即地方政府的组织体制。该制度在形式上规定地方居民可以选举产生地方自治机关,地方自治机关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所辖居民的意愿,独立处理内部各项事务,实行自主管理。地方自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国民对行政的民主控制; 有助于减少官僚主义,对政府及其官员实行监督。

3. 态度

【答案】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具有行为指向性的特点。主体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最终是通过其行为来体现的。态度由三部分组成:

①情感成分,包括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

②认知成分,包括对态度对象的想法和信念;

③行为成分,包括对态度对象采取的行动或可观察的行为。情感成分、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共同形成对态度对象的评价。态度按来源分为三种:以认知为基础的态度、以情感为基础的态度和以行为为基石出的态度。

4. 心理分析方法

【答案】心理分析方法是指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特征及其与之相一致的行为、团体行为与行政管理的关系的分析方法。心理分析方一法强调通过满足人的合理的精神需求实行激励,通过团体交互行为的影响来改变人的心态,实现心理平衡,建立集体行为准则,培养团队精神。心理分析方法主要的研究范畴是人的内在的行为动机,团体内人与人交互作用的方式,团体与团体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有效的诱导动机,改变团体交互影响特质的途径。

5. 退休制

【答案】退休制是指有关公务人员因年老或其他原因而不适宜继续工作而退出公务员队伍的制度。退休制是一种公务员系统的人员输出机制。公务员退休即当公务员因年老或其他原因(如因公致残等)而不适宜继续工作时,由政府机构发给该公务员一定的退休金,并使之退出政府公务职位。公务员的退休制度是现代人事行政中才具有的内容,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促进公务员队伍更新代谢的功能,保证了政府部门下作人员新老交替的顺利进行,是使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保持年轻化、阶梯化、稳定化的有效手段。

6. 正直

【答案】正直是指不畏强势,维护正义不偏私,敢说敢为,坚持信念,勇于承认错误的品格。正直是人类有关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为官者有关政治品格和政治道德的基本问题之一。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其核心在于自觉自愿地服从。正直的领导者至少具有几个方面的行为特征:天下为公; 正心诚意; 公道正派; 清正廉洁。8. 意志

答:意志是指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其过程包括决定阶段和执行阶段。决定阶段指选择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动机作为行动的目的,并确定达到该目的的方法。执行阶段即克服困难,坚定地把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意志的调节作用包括发动与预定目的相符的行动以及抑制与预定目的矛盾的愿望和行动两方面。意志使认识活动更加广泛、深入,并能调节人的情绪、情感; 意志对人的自我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7. 行政权力均等化

【答案】行政权力均等化是指以民主多元的价值观为准则进行行政权力分配的权力模式。这一模式要求在行政权力分配过程中更加突出公平和均衡的价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机会均等的原则,实行更广泛的权力分配; 扩大公众在从事公共服务、管理自己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参与权,让权力有更多的人执掌,适当增加人性化社会因素在权力资源中的比重,从而形成决策民主化、沟通网络化、管理分权化的权力模式。行政权力均等化的内涵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理解:

①宏观是指在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权力均等化的关键是努力保障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包括维护公民权利和地区间发展权利的均等诸多方面,其基本目的在于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

②微观是指在行政体系内部,权力均等化的关键问题是行政权力在地区之间和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关系问题,也就是财政关系和制度安排的平衡问题。

8. 福利国家

【答案】福利国家是指由政府制定社会政策,实行门类齐全的社会保险和福利项目,以保障公民在其整个生存期间能够享受到最低生活水平和多种福利的国家。福利国家是一种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主体的国家形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普遍的制度选择; 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福利国家包含一系列将货币和必需物品、服务分配给公民的制度和政策,而这些制度和政

策分配并不建立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之上。其措施有:

①用累进税、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收入再分配,减少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

②实行社会安全网制度,用社会保险等方式保证公民的最低收入,使每一保险项目的受惠者广泛化;

③实行充分就业政策,尤其是给年轻人以平等的机会。

福利国家的关键是政府保证所有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这些保障表现为公民的政治权利,而不是以慈善的形式出现。在福利国家的政治理念中,国家的社会管理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国家的对内社会保护职能与国家的对外职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满足社会需要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二、简述题

9. 简述行政权力的结构。

【答案】行政权力结构是指行政权力整体性的关系状态和有序性的活动过程,是建立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权力分工的基础之上的,既包括行政管理中权力安排的静态结构,也包括行政管理中权力运行的动态活动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行政权力的静态结构。由纵向的层级结构与横向的部门结构两个方面构成。

(2)行政权力的动态结构。行政权力的动态结构是指由权力作用的方向、方式、轨道、层次、时间和结果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权力运行模式。动态结构的特点在于:

①行政权力是一种矢量,其作用方向和轨道具有明显的指向;

②行政权力的运行呈现明显的层次性,其中间过程存在许多中介;

③时间在行政权力动态结构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④行政权力动态结构中还应该包括权力作用的结果。

10.简述行政行为的构成要素。

【答案】行政行为的构成要素是指合法的行政行为成立的必要条件,主要有以下五个构成要素。

(1)行政行为主体,指行政行为的实施者。主要包括行使国家行政权的各级行政机关,也包括经法律和国家行政机关授权的其他组织。

(2)行政行为客体,指行政行为的指向对象,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3)行政行为内容,指行政行为所反映的实质或具体情况。包括赋予权利、设定义务。

(4)行政行为形式,指行政行为内容的载体。如命令的形式、决定的形式。

(5)行政行为依据,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的具体根据。包括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两个方面。前者指行政行为主体主要依据具体的事实作意思表示,如公正机关做出公证。后者指行政行为主体主要依据自身的合法权力作意思表示,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布关于企业登记注册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