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814公共管理综合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税收的强制性

【答案】税收的强制性是指税收具有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强制进行的特征。依法应纳税者必须履行纳税义务,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税收的强制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针对税收分配关系是以什么作为征收依据而言的,即税收是国家以政治权力作为依据而进行的一种分配。另一方面就是以税收的法律关系而言的,即在国家税法规定的限度内,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征税人必须依法征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需要注意的是,强制性只是指政府行政管理行为的强制性,而不是政府征税行为的强制性。

2. 消极行为

【答案】消极行为,又称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实施的维持原有法律关系不变的行为。如国务院关于“五一”放假维持去年天数不变的通知。消极行为有合法和非法之分。合法的消极行为是行政主体依据法律规定的履行“不为”的义务。非法的消极行为则是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判定的依据是法律赋予行政主体的职责和义务。

3. 新公共行政学

【答案】新公共行政学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产生的运用现象学方法、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以公共行政的“公共”部分为研究中心的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行政学”的概念是在第一次明诺布鲁克会议上提出的。1968年9月,由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多号召和资助,32位年轻的行政学学者会聚位于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的明诺布鲁克会议中心,试图违过回顾和检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讨论公共行政面临的问题,寻求公共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会议提出犷“新公共行政学”作为区别己往行政理论的理论标志,并以政府及其官员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新公共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性问题。概括来说,新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

①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

②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

③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

④主张突出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

⑤主张“民主行政”。

4. 行政奖励

【答案】行政奖励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条件和程序,对为国家和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鼓励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行政奖励分为不同的种类,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三类:

①物质方面的奖励。即给予受奖者一定数量的奖品、奖金或者晋升工资档次等。

②精神方面的奖励。即给予受奖者通令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

③职务级别晋升方面的奖励。即对于受奖者,给予晋升工资级别的奖励,或者放宽晋升职务的资格条件。这种奖励较好地体现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5. 主管监督

【答案】主管监督是指政府专设的廉政行政机关因特殊授权而对其他行政机关实行的监督。主管监督部门享有较大的和较广泛的监督权限,其监督对象和监督领域也较复杂和广泛。因此,其监督任务、机构设置和技术手段多具有综合性。主管监督部门通常直接向政府首脑负责,但其具体权限因国家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别。

二、简述题

6. 简述对现阶段中国政府主要职能的再认识。

【答案】我国目前正处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利益分歧和力量对比不平衡必然会导致资源占有不平衡,最终会造成社会心态失衡,促使各种社会矛盾的显著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应该转向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尽量减少利益分配不公正带来的冲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社会保障职能应有所加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属于比较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现在也基本如此,只是其它层次开始出现)。在这种体制下,农村社会保障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而城市居民由各单位负责其生老病死。国家是以全社会所有人员的低生活水平为前提,来保证每个人的生存。现在实行市场经济后,情况大大不同,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一大批富余人员出现f 短时间的失业,城市和农村都有一定数量的特困群体。一方面,涌现了一批富裕阶层,另一方面,又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特困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必要建立以保障全体人民基本生活为目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改革开放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2)提供公共产品职能应有所加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的体制保证了国家可以把相当大的则力用于进行公开产品投入,全国范围内的单位制,又保证了各单位把很大财力用于公开福利,单位承担了政府的很大一部分职能。现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企业办社会已渐渐成为一个历史现象,这些职能,己逐渐由政府承担,政府提供的公开产品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需要政府办的公益事业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科技、教育、交通、通信、养老等领域,政

府都应起到单个企业和单位无法起到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的提供公共产品职能应有所加强。

(3)刺激经济发展的职能应有所加强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意味着国家对经济发展不管不问,相反,国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随着微观领域的退出,在宏观上的管理更应有所加强。政府应加强对刺激经济发展的研究,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研究中国市场的运行规律,井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刺激经济的发展,这一职能几乎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近几年,我国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增加公开工程的投入,几次降低存贷款利率,都是刺激经济发展的措施。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政府已逐渐熟悉经济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说明,现阶段中国政府应加强刺激经济发展的职能。

(4)确保公共安全职能应再加强

人员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对人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富裕群体与贫困群体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加上目前属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有的矛盾在一定的时间里还很尖锐,甚至还会出现激化,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公共安全职能应再加强,强化对所有社会人的管理,强化安全力量。

(5)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职能应加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多,如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富裕群体与贫困群体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落后地区、不发达地区发展极需财政给予支持。不加强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就不能保证落后地区、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也不能保证发达地区的长期发展,同样也会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此外,如刺激经济发展、还有鼓励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建设大型的公开下程,都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所以政府要加强财政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并用强大了的财政,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帮助落后地区和贫困人群,支持事关全局的公开工程,刺激经济发展。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要加强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职能,即所谓的初次分配讲究效率、二次分配讲究公平。

(6)自我革命的职能应加强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在向纵深领域发展,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现行政府的运作模式己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的部分职能己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现阶段,我国政府的运行模式己经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必须加强自我革命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7. 简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演变,谈一谈你对两者关系的看法。

【答案】政府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但政府失灵或市场失灵都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到相互合作与支持。政府与市场关系演变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具体可以从以下六个阶段分析:

(1)重商主义时期。甲一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期,重商主义经济学就提出了保护和扩人贸易,消灭封建割据,实行国家干预,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的主张。

(2)自由主义时期。随着商业资本转向了工业资本,资本诉求随之山主张国家干预转向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