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964公共行政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行政学
【答案】生态行政学是指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将生态学引入行政现象的研究形成的理论。生态行政学研究的基点在于政府赖以生存和运作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与其环境的互动和动态平衡。最早运用生态观点来研究公共行政现象的是美国人高斯。他在1936年和1947年分别发表了《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的境界》和《政府生态学》等文著,阐述了政府及其行政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与其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从而开创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研究公共行政的先例。
2. 新公共管理方法
【答案】新公共管理方法是指以现代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应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以降低公共行政成本提高公共行政效能的现代行政方法。新公共管理方法主张在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重视公共服务的产出,强调文官对社会公众的响应力和政治敏感性,倡导在人员录用、任期、下资及其他人事行政环节上实行更加灵活、富有成效的管理。在管理方法上,新公共管理明显带有企业管理的特征。
3. 紧急避险
【答案】紧急避险是指行为人为了保护公共利益、他人或者本人的人身安全及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而不得己采取的侵害法律的行为。紧急避险有三个要素:
①主观上是为了保护合法的权益;
②情况紧急,没有时间、余地或者途径可选择;
③保护的合法权益大于损害的合法权益。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兔除处罚,但是在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例外
4. 制度安排
【答案】制度安排是指确定支配经济单位或社会单位之间可能的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行为过程。制度安排的主体或促动者,既可以是单个人(法权人),也可能是一批自愿合作在一起的人(法权团体),或者是政府(公共权力主体)。在实际过程中,最广泛的制度安排的形式存在于纯粹自愿的形式与完全由政府控制和经营的形式之间的广大区域。
5. 行为调控机制
【答案】现代人事行政的动态运作,正如任何有机系统的运作一样,都是由其内部一系列各自履行其功能的运作机制来完成的。公务员的更新机制,履行着这一系统的人员与素质更新的功
能; 公务员的激励——保健机制,则从心理方面调控者公务员的工作情绪、工作热情和工作动机。但是,在现代人事行政这一系统中,仅有这两种运作机制是不足的,因为这一系统的主体是各类公务员,而公务员不仅有内在的心理,还有外在的行为,公务员的种种行为势必与整个系统良性运作有极大的关系。因而在现代人事行政系统中,还必须建立起公务员行为的调控机制,它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上调控公务员的行为,规定公务员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够做什么,这样才能够保障整个人事行政系统有条不紊地、有规则和有秩序地运营。
6. 公共财政支出
【答案】公共财政支出是指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进行的再分配过程。政府为实现其职能,把筹集到的财政收入有计划地进行分配和使用,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或其他支出。其不仅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主要手段,还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资金来源,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应遵循经济效益、公平和稳定三个原则。
7. 复式预算
【答案】复式预算是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各类财政资金按经济性质的不同,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中加以反映和计算的预算编制方法。复式预算的优点在于对财政收支结构尤其是经济建设效益状况的反映较为明确,有利于经济运行的具体分析、分别管理和宏观决策; 其缺点在于编制成本相对较高,对操作能力的要求也较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复式预算,如英国的“线上”和“线下”预算,法国的经常业务预算和临时业务预算,日本的一般预算和特别预算,丹麦的普通预算和投资预算,我国的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等。尽管各国的复式预算具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但基本上都是按照有偿和无偿原则建立起的符合本国实际的复式预算。复式预算与传统的单一预算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①根据财政收支的不同性质分别编制预算;
②能较明确地反映财政收支结构和活动效益;
③编制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
8. 行政工作程序化
【答案】行政工作程序化是指行政工作本身要有一定的程序,并按照既定的规程和时序去进行的行政现象。行政工作程序化是现代行政管理的要求,现代行政管理要实现科学化、法制化和高效化,就必须首先要实现行政工作程序化。行政工作程序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掌握和运用资料、编制行政程序、行政程序分析、行政程序操作、行政程序检查等。
二、简述题
9. 简述法制行政与法治行政的关系。
【答案】(1)关于法制行政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即法制行政与法治行政。一般说来,法制行政与法治行政是互换概念,因为它们都是指法律规范行政、行政贯彻法律的行政现象,或者谁,
是指行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不得逾越或违背法律规定的法律制度。
(2)但二者又存在一些差别:法制行政强调关于行政的既定法律制度和其他关于行政的规定性,偏重于静态的行政法律制度; 法治行政则注重遵从法律精神或规定开展行政管理活动及其适度的灵活性,偏重于动态的行政依法治理的过程。
(3)在本质上,法制行政与法治行政是一个概念、一种理论、一种现象、一个过程,都是基于法治行政主义而强调法制对行政的指导作用、规范作用和监督作用,目的都是为了防止和反对行政咨意自为,不受约束,从而危及国家民众政治制度和大众权益。从这个意义说,法制行政与法治行政是完全‘致的,其不同,只反映不同时期关于行政研究的不同侧重点,而不反映实质的差别。为了全面表现现实行政的特征,我们在某些问题上使用“法治行政”一词,另一些问题上则使用“法制行政”一词,借以表示不同的侧重点。
10.简述权力与权利的异同。
【答案】(1)权力与权利的区别
①权利与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属于法律上的概念,后者则属政治上的概念。权利通常是与个人利益相联系,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法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权力是指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
②权利的主体是不特定的,而权力的主体是特定的。
③权利的主体十分普遍。权力的内容是有限的,仅限于特定程序和方式所赋予或获得的事项。权利往往并不限于法律的规定。
(2)权力与权利的联系
一方面,权力以法律上的权利为基础,以实现法律权利为目的,权利作为一种法律上的资格又制约着权力的形式、程序、内容及过程各个方面; 另一方面,某些法律上权利的实现依赖一定的权力的行使。两者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如都以追求一定的利益为目的; 都有相应的法律上的规定和限制要求。权力来源于权利,是为维护权利而产生的,权利优位于权力。
11.简述组织目标的功用与层次。
【答案】(1)目标的功用。目标是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导向坐标,是组织聚合力的内在源泉。它为组织及其成员提供奋斗的方向,并激发人们的奋斗精神。从管理的观点来看,目标的功用有以下四点:
①促进组织结构和权责体系合理化。以目标位导向设立机构和分配权责,有益于促进其合理化,减少和避免权责不清、机构重叠、人浮于事、苦乐不均、互相推诿、互相扯皮等现象,从而各司其职,提高效率;
②建立考核的公平和客观的标准。组织目标尤其是具体的共组目标,可以作为考核的客观和公平的对照标准,有助于克服考核方面的主观臆断、笼统含糊、抽象原则、亲疏想向的不良现象,为组织稳定和形成公正舆论创造条件;
③增强组织的协调能力和整合能力。明确和相互配合的目标系统有助于各个行政单位和人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