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804行政学理论与方法之公共行政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调任
【答案】调任是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体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调入国家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助理调研员以上非领导职务。调任是一种公务员交流方式,是公务员队伍的一个“入口”,调入国家行政机关任职的,必须经过严格考核,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政治思想水平、工作能力以及相应的资格条件。考核合格的,应当到行政学院或者其他指定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然后正式任职。
2. 民主行动理论
【答案】民主行政理论是指以强调民主价值观和政治伦理规范是一切行政价值的基础为核心的理论。该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新公共行政运动的理论在80年代的发展。民主行政理论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民主行政的理论观点概括起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代表和最大限度地表达公共利益;
②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国民实质性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③确保行政“主权的委托者”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实现行政的为国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④反对“价值中立”,主张通过积极的公共政策充分而有效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意愿、需求、利益。
3. 监督权
【答案】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其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包括公民直接行使的监督权和公民通过自己选举的国家代表机关代表行使的监督权。国家代表机关行使监督权是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职权地位出发,对政府行使诸如询问、质问、视察、调查、建议等权力。在某些国家里,议会还拥有批准或任命高级官员的权力。公民直接行使的监督权则是公民的参政权利之一,是一种直接的政治监督权; 主要包括五项内容,即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4. 行政职业道德
【答案】行政职业道德是指公务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行政职业道德是比较早的职业道德之一。古代的行政职业道德可以概括为廉政和勤政两个大的方面。廉政的道德规范包括:见利思义、守法循礼、仕应守廉、廉为政本等。勤政的道德规范包括:克明俊德、立身惟正、明道善策、举贤任能、教而后刑等。现代行政职业道德有明确的规范,主要包括奉公、守法、忠诚、负责四个方面的内容。提倡行政职业道德的意义
在于:改善政风和社会风气,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治理腐败现象。
5. 3R
【答案】3R 是指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国家干预方式。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通过“3R ”即复兴(Recover )、救济(Relief )、改革(Reform )的方式进行国家干预,用经济学的语言说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管制; 增加政府开支,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 为民众提供充分的福利保障。具体政策举措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l )财政扩张。为了重振经济,罗斯福政府以巨额财政赤字为代价,通过发行巨额国债,筹集了巨额公共资本,继而投入了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的公共投入作为“引动水”引动了社会投资。
(2)政府管制。罗斯福新政确立了一个管制市场,确立了美国式的管制资本主义,通过规章制度和公众的监督来对大企业和垄断进行管制。管制的目的,包括从健康、安全、环境保护到工作条件、平等公正和社会政策等广泛的内容。
(3)社会福利。罗斯福新政试图通过建立包括救济在内的社会福利制度,拯救穷人,缓和劳资之间的矛盾,缓和财富收入分配严重不均的状况,维持社会的基本稳定。通过社会福利制度实现社会公平。
6. 强制性权力
【答案】强制性权力是指行政主体可以依赖权力集中的势能,利用物理的力量进行制裁或威胁,强迫行政客体服从就范的一种权力。这种权力的基础是行政组织所拥有的威胁和惩罚手段。这种权力最原始的形式就是体罚、鞭答等手段的运用。现代社会则以科层的强制势能为主,暴力通常只是一种后盾。行政客体对于强制性权力的服从是因为他们惧怕惩罚。
7. 充分就业
【答案】充分就业是指可就业人口的就业率达到了该国当时社会经济状况所能承受的最大比率的状态。充分就业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工936年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的概念,并非指可就业人口的百分之百的就业。凯恩斯认为,充分就业是由有效需求决定的。如果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非自愿性失业,社会即不能实现充分就业。充分就业与某些失业现象的存在并不矛盾,如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这两种失业都是正常的,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才是真正的失业。只有非自愿性失业消失,社会才算实现了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要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必须加强经济干预,力求达到或维持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和一国经济生产能力的扩张速度的均衡。
8. 财政赤字
【答案】财政赤字是指因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对这种差额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赤字”。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财政赤字的形成有许多原因。根据产生的原因和经济背景,西方经济学家将其划分为
两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一个国家财政赤字累积过高对国家的长期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对于该国货币亦属长期的利空,日后为了要解决则政赤字只有靠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这两项措施,对于经济或社会的稳定都有不良的影响。一国财政赤字若加大,该国货币会下跌,反之若财政赤字缩小,表示该国经济良好,该国货币会上扬。
9. 后华盛顿共识
【答案】后华盛顿共识是指以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在对“华盛顿共识”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强调发展中的制度因素的政策主张。1998年1月,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在芬兰赫尔辛基的联合国大学发表了荣誉性的年度讲演时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后华盛顿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自由化应与监管的竞争政策相结合。私有化和金融贸易自由化对制定宏观政策来说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促使市场更加有效率和活力的一种手段,而且这种手段必须与监管的竞争政策相结合。
②通过竞争机制来实现自由化。如果不建立一个有竞争的市场,就不可能得到金融贸易自由化的好处。私人垄断而无竞争对手,效率同样不高,也不会有创新。
③政府有责任维护市场发展。政府应当成为市场的补充,采取行动使市场运行的更好,纠正市场的失效。
④政府有必要应用更多的政策工具实现发展和改造社会的日标。发展和改造社会的目标包括提高生活水平,实现持续发展,均衡发展,民主发展,使所有社会集团都分享发展的结果。
10.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答案】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能够根据经济波动情况自动发生稳定作用的财政政策。其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就可直接产生调节作用。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主要表现在:
①税收的自动变化。在经济扩张阶段,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就业的增加,收入增加,政府税收相应增加,特别是实行累进税率的情况下,税收的增长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税收增加意味着居民可支配的收入减少,因而具有抑制总需求扩张和经济过热的作用。反之,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个人收入和公司利润下降,税收相应减少,可缓解经济紧缩。所以,在税率不变的条件下,税收随着经济周期自动反方向发挥其调节作用。
②政府的转移支付。同税收一样,政府的转移支付有助于收入的稳定和社会消费需求的稳定。在经济萧条阶段,随着失业的增加,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支出增加,反之,在经济扩张阶段政府的这种转移支付会自动减少。
二、简述题
11.简述理性决策和渐进决策之间的区别。
【答案】(1)理性决策理论
完全理性决策是以亚当·斯密的占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经过一些功利主义者的发展,以及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