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806综合(含政治学与管理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协调

【答案】政治协调是政治指挥的一种力一式。政治指挥是政治权力按照特定政治规划和目标,凭借政治组织,支配和协调社会成员以实现政治决策的行为。政治协调是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不同形式的协调,以达到合作协力的目的。政治协调一般包括权威性协调和沟通性协调等等。

2. 政治文化

【答案】政治文化是指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政治文化是作为一种观念形式而存在的,它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因此,特定政治文化的性质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

③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得以传习,因此,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3. 政治心理

【答案】政治心理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发展等政治生活各方面现象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映,其具体表现为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等,而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

4. 政治文化

【答案】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

5. 政党制度

【答案】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政党制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

①政党制度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设立的,其最大原则是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利益实现,因此,统治阶级可以根据自己利益和统治需要而随时改变政党制度。

②政党制度可以是成文法规定的,也可以是宪法惯例规定的。政府制度一般具有法律明确、具体和特定的规定,而政党制度可以在宪法中作原则性规定,也可能按照宪法惯例而形成,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③政党制度不仅规定着政党本身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方式。

6. 政治制度

【答案】政治制度包括政府体制、政党制度、利益集团活动规则等,其中政府体制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政治制度的设置和运转。政治制度的运转一方面表现为法律命令的实施,另一方面又受到法律规范的制约以及其他政治规范(政治信仰、政治传统和政治道德等)的影响。

7. 分权制衡原则

【答案】分权制衡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有两层基本内容:

①按不同的功能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早提出分权学说的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洛克把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后来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盂德斯坞把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进一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监察和考试权。

②不同功能的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权力制约的思想,后来孟德斯鸡进一步提出了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资本主义民主原则。最早正式采用三权制衡原则的是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的宪法中。

分权制衡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上的贯彻,常常体现为按不同的功能权力设置不同的权力机关,如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等,同时这些机构之间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否决的权力,从而形成相互制约。

8. 议会共和政体

【答案】议会共和制是指政府(内阁)由拥有多数议席的政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在议会共和制国家中,总统是“虚位”国家元首,议会掌握立法权,内阁首脑由议会选举产生并组织政府,政府要向议会负政治责任,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辞职或者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大选。西欧的共和制国家采用这种政体的较多,如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亚洲的印度、新加坡等也实行这种政体。

二、简答题

9. 简述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政治领导作用。

【答案】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是以争取、维护无产阶级利益,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政治组织。它是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斗争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由无产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是工人阶级中最忠诚、最有觉悟的部分,是工人阶级的核心、先锋队和战斗指挥部,是工人阶级实现其伟大历史使命的先进部队。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坚持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能够制定和坚持正确的政治纲领,带领群众前进。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政治领导作用主要包括:

(1)党的政治领导是实现共产党核心地位和领导地位的具体方式之一。政治领导就是各国党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结合本国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党的同时也就是整个国家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和策略,规定长久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给人民群众指出奋斗的目标和前进方向。

(2)从根本上说,政治领导就是共产党在无产阶级政治体系中担负着进行最高决策和各种关键性决策的任务。这种决策时政治统治活动的核心。

10.政治文化发展的因素。

【答案】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政治文化及其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就内部因素而言,经济、文化与宗教传统等都是需要加以考量的重要方面。正如马克思很早以前就指出的,人们的谋生方式(生产方式)深刻地影响他们的政府的形式,这是从静态方面说; 从动态方面来看,当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进化到工业社会,发展出一套复杂的工业体系的时候,它的文化与政治就需要相应的改变。因此,经济生产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对一个政治共同体政治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文化与宗教也影响着共同体成员的政治态度。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人们的政治态度就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精神熏陶下的人们的政治态度。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历史与传统,包括各种风俗、惯例等等也都影响着共同体成员的现时的政治态度和表现。

(2)从外部因素来说,主要是外来政治文化因素的进入,也是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或者说客位文化对主位文化的实际影响和作用方式,视本土文化或者说主位文化的不同性质而有所不同。费正清、赖肖尔和克雷格在对中国和日本作了比较后提出,同样面临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中国文明的全面内聚力和结构上的稳定,从根本上阻止了它对西方威胁迅速作出反应”。而与此相反,日本人倾向于靠谋求具体目标的办法来作出反应。费正清、赖肖尔和克雷格称明治时代的日本领导人为“实用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准备采用任何看上去有用的技术、机构或思想意识”。结果,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完全文化”的性质因为抵制变革而最终不免导致崩溃,并通过激进和剧烈的变革导致建立革命的完全文化; 而日本政治文化的“工具性质”使其通过政治文化的不断变化从而保持其与不断变化的政治结构的和谐。

在内外两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下,一个政治共同体政治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可能采取社会动员特别是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随着社会动员的加速和教育的发展,政治共同体成员狭隘和从属的特点可能会受到侵蚀,而对整个政治体系,对输入、输出和作为参加者的自我更有认识力,感情和估价更为积极肯定的倾向可能会出现,共同体的政治文化将由此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