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大学电磁场基础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电磁波的色散? 简要说明电磁波在导电媒质中传播时,产生色散的原因及特点。

【答案】电磁波的色散是电磁波的相速随频率变化;电磁波在导电媒质中传播时,产生色散的原因是由于导电媒质的等效介电常数随频率变化,从而引起的电磁波的色散;特点是:频率增加,相速增加,是非正常色散。

2. 电容是如何定义的?写出计算双导体电容的基本步骤。

【答案】(1)单导体的电容为(2)计算双导体电容的基本步骤: ①选取合适的坐标系;

②假设其中一个导体带电荷另一个导体带电荷③求导体间的电场; ④由⑤求电容

计算两导体间的电压;

双导体的电容定义为

3. 极化强度是如何定义的? 极化电荷密度与极化强度有什么关系?

【答案】(1)单位体积中的电偶极矩的矢量和称为极化强度。极化强度P 与极化电荷体密度的关系为:

(2)极化强度P 与极化电荷面密度:

4. 简述色散效应和趋肤效应。

【答案】在导电媒质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速)随频率改变的现象,称为色散效应。在良导体中电磁波只存在于导体表面的现象称为趋肤效应。

5. 简述和所表征的静磁场特性。

【答案】

表明穿过任意闭合面的磁感应强度的通量等于0, 磁力线是无头无尾的闭合

线。表明恒定磁场是有旋场,恒定电流是产生恒定磁场的旋涡源。

6. 什么是反射系数?什么是驻波系数和行波系数?

【答案】传输线上某点的反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压之比,定义为该点的电压反射系数。 传输线上电压最大值与电压最小值之比称为电压驻波系数;传输线上电流最大值与电流最小

值之比,称为电流驻波系数,且电压驻波系数和电流驻波系数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统称为驻波系数。

驻波系数的倒数为行波系数。

二、计算与分析题

7. 一段长度为d 同轴电容器由两个同轴的良导体柱构成,其间填充介电常数为内导体半径和外导体内竟分别为a 和b (b>a)

,忽略边缘效应,求内外导体间的电场(1)内外导体间加以直流电压V (内导体为正)(2)根据

球内导体表面的面电荷密度

,并求该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3)该电容器的电容C 是多少?用a , b , d 和ε表示

(4)还可以用(1)的结果通过积分计算储存的静电能,利用公式C , 试进行计算验证。

【答案】(1)以电容器的轴线为z 轴,建立柱坐标系。忽略边缘效应,由轴对称性可知电场只有径向分量,且只是关于r C 的函数,即在r C 处的柱面上,应用高斯定理有:而于是有:

(2)(3)电容(4)

可得:

处得到电场强度的有效值大于

电量

得到该电容器的电容

的介质,

8. 为了在垂直于赫兹偶极子轴线的方向上,距离偶极子

赫兹偶极子必须至少辐射多大功率?

【答案】赫兹偶极子产生的电场为

由题中条件知

时,电场强度为最大值,即

所以

代入上式,则有

偶极子的辐射功率

解得

即赫兹偶极子的辐射功率至少为

9. 半径为a 的带电导体球,已知球体电位为U (无穷远处电位为零),试计算球外空间的电位函数。

【答案】球外空间的电位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边界条件是位及其场均具有对称性,

即对上式直接积分得:由于

故拉普拉斯方程为

,利用边界条件,

因此

区域内电位处处等于U 。由电场强度E (r )可求得

。因电

所以可以得到

,故c2=0, 为了决定常数

已知带电导体是一个等电位体,故上式中电位的负梯度得到

10.矢量函数【答案】(1)

(2)

试求(2)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