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前,新一轮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目前已在四省一区全面铺开,但随着课程实施的逐步深入和参加实验省份的逐渐增多,对学生物理学业评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物理学业?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业水平?高等学校如何了解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业状况?高中物理学业评价有哪些评价工具和方法?这些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多元智能的视角,在理论层面上研究了高中物理学业评价改革的问题。全文共分六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综述。主要讨论了物理学业评价与智能的涵义、研究多元智能视野下物理学业评价的方法以及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等。
第二章为调查研究。介绍了高中物理学业评价现状的调查实施、调查结果的统计及评价现状的调查结果。目前学业评价的现状主要表现为评价主体比较单一,主要是物理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升学,学业评价主要执行着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评价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评价时过于强调终结性评价,对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评价时显得量化有余而质性分析不够。
第三章为多元智能理论概述。主要介绍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应用及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育评价研究等。
第四章阐述了高中物理学业的过程性评价。本章讨论了过程性评价的内涵;过程性评价的评价观——多元化、融合、情景化、“智能”公正、适切和动态的观念;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原则——计划性、灵活性、客观性、有意义、及时性、激励性、主体性和自我接受的原则;详细解读了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实况记录评价、苏格拉底式讨论评价、学习合同评价、图表评价及游戏评价等七种具体的评价工具与方法;将物理学科的内容分为物理实验、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模型、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过程、物理学史、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物理习题及物理应用等十二部分后提出了物理学业过程性评价的长方体模型;最后提出了一个过程性综合评价结论形成的量化方案,在方案中初步确定了一些一级、二级和三级指标,并给出了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分配。
第五章简述了高中物理学业的终结性评价。提出了构成终结性评价结论的四个可能维度——学生平时学业综合评价、实验综合评价、各物理选修和必修模块的水平测验及会考与高考。
第六章构建了两种高中物理学业评价的模型——河流模型与R模型。通过这两个模型的介绍使我们对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多元智能理论及学生身心发展间的关系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了解,即多元智能理论的介入使学生的物理学业评价结论变得更为科学可靠、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更为和谐的发展,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间相互获取有用信息,共同促进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其中过程性评价又在学生的身心发展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对多元智能视野下的高中物理学业评价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理论层面上肯定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物理学业评价的可行性,并为进一步的实践检验提供了一个操作的框架。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