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郑州大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多重比较
【答案】多重比较:用在变异数分析之后,若发现平均数有显著差异时,则再从所处理的实验水准中检视一对或多对平均数间是否有差异存在,这种工作常须比较好几对平均数的差异,就叫做多重比较。
2. 皮尔逊积差相关
【答案】皮尔逊积差相关,适用于两列等距(及以上)数据,且要求数据总体呈正态分布,是考察线性相关关系的最常用方法。
3. 地位量数
【答案】地位量数亦称相对位置量数,用来表示个体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二、简答题
4. 对文献进行编码,并根据纳入标准,选出符合要求的纳入文献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案】整个过程一般包括三个步骤:
(1)收集反映研究特征的描述性统计量,包括反映研究的外在特征,如起始时间、地点等;反映研究设计质量的因素,如样本量、是否随机化、是否采用盲法等;反映研究内容的变量,如性别、年龄、职业,结果变量的均数、标准差等。
(2)对研究特征进行分类、编码,一般有两种编码方法:一种是方法编码,即按照发表日期、研究设计、研究效度、测量指标等进行编码;另一种是内容编码,即根据实验者职业、被试特征、实验处理类型和测量类型等进行编码。
(3)对编码后的研究特征进行初步分析,严格根据纳入标准选取研究。
5. 举例说明一般人探索世界的方法的利与弊?
【答案】一般人探索世界通常使用的方法包括常识、传统和权威三种。
(1)常识
常识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直接获得的普通知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一般问题时利用的知识通常都来自常识。
①利处:常识是人们进行探索活动的工具,并成为人们进一步探索世界的起点,帮助人们快速地认识和解决问题,并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②弊端:常识也会阻碍人类的探索。这是因为有不少常识是错误的,容易让人们不求甚解,仅满足于表面的了解,还可能将人们的探索活动引入歧途。
(2)传统
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风俗、习惯、道德、艺术和观念等。
①利处:继承传统可以节约人们探索世界的时间和精力,为人们的探索活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②弊端:传统可能妨碍人们的探索活动,其错误的东西会让人们误入歧途,甚至会束缚思想,妨碍人们的创造性活动。
(3)权威
权威是一种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在人们的心目中长者、领袖、专家、政府、书籍以及报刊杂志等都有一定的权威。
①利处:有助于人们快速地认识世界、解决疑难,是人们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
②弊端:如果完全听从、依赖、甚至迷信权威的意见就会严重阻碍探索活动。因为权威的意见并不一定就正确,它会导致懒惰思想的产生,甚至束缚创新性活动。
常识、传统和权威在人们的探索活动中都是双刃剑,一方面,它们为人类的探索提供了基础和工具,可以指导人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依靠它们又会妨碍进一步的探索,甚至使探索活动误入歧途。
6. 主要的资料编码方式有哪些?
【答案】不同的研究设计和资料收集方法,编码方式可能差异很大,几种常见方式包括: ①封闭式题项:这种题项的回答通常只包含有限个确定的类别,比较易于编码,只需注意各答案和编码的内在逻辑顺序即可。
②内容分析中的编码:内容分析法是收集和分析文本中专项内容(包括语词、意义、画面、符号、概念、主题等)的技术。内容分析中的编码除了要确定分析或记录单元,如字词、主题等,还要区分情景单元,即分析或记录单元出现的上下文。
内容分析编码的特殊之处在于某些隐含信息在文本中无法直接找到,只能通过对上下文的语义分析和一定的操作性定义加以确定,这可称为隐性编码。
7. 如何进行元分析的质量控制?
【答案】元分析的质量控制的步骤:
(1)要有合理的研究设计和文献检索策略,保证文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进行严格的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2)选择恰当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3)注意控制各种偏向;
(4)进行异质性检验,以保证合并分析的可比性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5)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并予以合理的解释和应用。
8. 各种准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统计方法和评价。
【答案】(1)单组准实验设计
①时间序列设计
,然后观指对一组被试进行周期性的一系列观察,并在测量的时间系列内呈现实验处理(X )
测实验处理后的一系列结果,并将这些结果与实验处理前的一系列观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推断实验处理是否产生效果。其基本实验模式如下:
采用直线回归或曲线回归的方法和相关样本t 检验的方法检验估计值和实际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a. 优点:可以较好的控制无关变量对实验处理效果的影响;可以较好的控制测验因素的影响。 b. 缺点:不能排除与实验处理同时发生的偶发事件的影响及与自变量同时出现的附加变量的影响;不能有效的控制测验与实验处理交互作用的影响;由于实验对被试的反复观测,容易使被试产生疲劳、厌烦而增加或降低被试对实验处理的敏感性,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②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指对一组被试选取两个相等的时间样本,在其中的一个时间样本中出现实验变量
个时间样本中不出现实验变量的实验设计。其基本模式如下:
在另一相等时间样本设计的数据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可以对两种实验条件下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第二,可以对两种实验条件下的顺序效应进行分析;第三,可以对实验条件和顺序效应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进一步检验不同的实验条件在不同时间序列上产生的不同效应。
a. 优点:影响内部效度的历史、成熟等因素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b. 缺点:在控制外在效度的影响因素并不理想。
(2)多组准实验设计
①不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指研究者不能按随机化原则用等组法来分配实验组和控制组时的情况下,经常采用的一种准实验设计类型,主要用来评价某种处理的有效性。其基本的模式如下:
一般情况下,不等组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结果的数据分析可采用参数检验中的t 检验或非参数检验中的曼-惠特尼U 检验或中位数检验。此外,还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
a. 优点:由于实验设计增加了控制组,因而可以控制历史、成熟、测验以及仪器等因素的干扰;此外,由于两组都有前测成绩,因而为研究者提供选择偏差的控制方法。
b. 缺点:由于实验没有使用随机化的方法来选择或分配被试,因此实验组和控制组是不对等的,导致被试、成熟以及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实验的内部效度;另外,由于实验组控制组都用前测,因而该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境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