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709汉语言文学基础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比较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异同。
【答案】(1)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相同点
二者都是时代的产物,带有反判精神和民主思想,都具有纪实性。
(2)比较批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
①在对待客观现实的态度上的不同
浪漫主义不肩于对现实作精确的描绘,而是着力地表现理想型、未来型,现实不存在而应该存在的生活。而现实主义则强调对人和事物作如实的描绘,它写的是生活本来是怎么样的。例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并不醉心于现实世界的精雕细琢,全篇洋溢着强烈的主观抒情,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憎恨,对光明和未来的热心向往,对理想世界如醉如痴的讴歌。而鲁迅的《祝福》,描绘了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现实生活的真实图画,通过这一篇旧中国劳动妇女的血泪史,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村的人际关系,反映了一定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在人物意象的建构上的不同
浪漫主义把全部感情倾注在超现实生活中的伟人、英雄身上,赋予人物以理想的光辉,超人的毅力和智慧,从而绘制理想中的英雄伟人形象。而现实主义则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普通人身上,将其外貌特征、言谈举止、心理状态等,逼真、客观地再现出来,散发着强烈的生活气息,让读者产生真实可信、身临其境的感受。例如,李白与杜甫同为唐代诗人。李白诗中的人物形象,因为现实中的坎坷遭遇,而满怀悲愤,因而在梦中畅游天姥,与神仙同歌同舞,如痴如醉,保持了心灵上、精神上的超越一切霸绊,极端自由的可贵的内核。而杜甫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则颠簸在现实的战火与坎坷之中,目睹的是“夜吏捉人,老翁逾墙,老妇哭诉”等现实中的真人真事,经历的是“天阴雨漏,娇儿饥哭,破被如铁”的穷人遭遇,痛苦、眼泪、呻吟,一切都是现实中人物的活生生再现。
③在艺术表现的手法上的不同
浪漫主义作品大都具有宏伟的气势、磅礴的激情、昂扬的节奏、大胆的夸张、绚丽的幻想、缤纷的语言。而现实主义则往往要求细腻的描绘、客观的叙述、冷静的刻画、朴素的语言、讲究细节的逼真刻写。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通篇包裹着气冲云宵的镑礴气势,手法上极尽夸张之能事,语言上多用比喻、排比、反复、拟人等手法。在一派超现实的幻想之中,营造出一幅典型的浪漫主义的图画。而鲁迅小说《祝福》中对鲁镇临近除夕的节日氛围和鲁四老爷的书房的
细腻的描绘,对整个故事冷静的、不动声色的、客观的叙述,对祥林嫂从外貌、肖像到内心和灵魂的逼真的刻画,都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来展示的。
④在处理感情和生活的关系上的不同
浪漫主义是由情生物,为情造物,对生活的表现受主观感情的支配,所以浪漫主义塑造的艺术形象往往不同于生活形象;而现实主义则是由物生情,融情于物,主观感情的表现要受所描写的生活内容的制约,把主观的情感融入生活形象之中。比如,白居易在《缭绫》中也抒情,表现了对织女的同情,但是这种情感的表达是在陈述事实、对比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可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景色的描写,却是在激情中的想象。为表现希望和激情,浪漫主义文学尤为注重理想英雄的塑造,并常常以强烈的对比来强化和表现主观情感的倾向性。
2. 从《玩偶之家》看“社会问题剧”的特点。
【答案】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现在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的戏剧形式。
(1)提出、剖析、批判或谴责某个社会问题
在社会问题剧中,人物并不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只是代表某个问题或某种思想的符号。剧作家正是通过这些符号和问题来表现其作品的主题和战斗性。《玩偶之家》通过娜拉在家庭中前后地位的巨大变化,不仅尖锐地提出了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而且深刻地揭露了一个充斥着谎言的虚伪世界如何摧残着人们的精神,窒息着人们的灵魂。娜拉的出走,无疑是对社会的公开挑战。难怪剧本发表后遭到了各国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而被禁演,甚至连大作家托尔斯泰也谴责娜拉放弃为妻为母的神圣职责是不道德的行为。然而谁都无法否认,这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剧本,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精神解放的执著追求,以及艺术上的精湛圆熟,使其成为世界戏剧舞台上常演不衰的精品。
(2)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排斥了当时充斥于西欧舞台的内容空洞的“巧凑剧”,引起了一场戏剧革命;这些社会问题剧虽然只是提出问题而无答案,但根据它的暗示和提问的方式,观众从中都能各有所得,甚至比有答案更有所得。易卜生的戏剧,主题鲜明,重视人物刻画,具有复杂微妙的艺术结构和精练的语言,在戏剧艺术的各方面都启发了后代人的创作。《玩偶之家》结构严密完整;在悬念和伏笔的运用上很有特色;人物对话充满辩论色彩,把“讨论”带进戏剧;成功了运用“追溯法”。他善于把复杂的生活矛盾集中为精炼的情节,他常常把剧情安排在矛盾发展的高潮,然后运用回溯手法,把前情逐步交代出来,使得矛盾的发展既合情合理,又有条不紊。主要矛盾是围绕“假冒签名”所引起的娜拉和海尔茂之间的矛盾,次要矛盾有娜拉和柯、林与柯、海与柯之间的矛盾。
3. 说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答案】(1)文艺复兴的基本内涵
文艺复兴是约14世纪初到17世纪中叶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义的一次波及面广泛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借助古代希腊文化中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以世俗的形式对封建制度和宗教势力所进行的斗争。
(2)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它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的。教会以神为宇宙的中心,人文主义者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和它对抗。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用人性反对神权
中世纪教会认为神高于一切,主宰一切,并宣称自己是神的代表;而人则是渺小的,只能忠顺地听任神的摆布,当神的奴仆。人文主义者用“人性”来反对神权。他们竭力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认为人有理性,有崇高的品质,有无穷的求知能力,可以创造一切。人文主义者宣称他们“发现”了“人”,以“人性论”为他们的理论纲领,反对教会的神权论。“人”“神”之争,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封建主阶级之间的斗争。
②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等级偏见
人文主义者肯定现世生活,认为幸福就在人间而不在来世,现世的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人文主义认为个人的品德和才智是其高贵与否的标准,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③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封建教会宣扬蒙昧主义,不但要农民“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即使是对僧侣的教育,也仅囿于烦琐的经院哲学。人文主义者则与此针锋相对,鼓吹理性,重视人的聪明才智。他们认为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理性获得真知。他们强调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知识就是力量”。
④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这是人文主义者主要的政治思想。当时,封建贵族割据,战乱不休,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当资产阶级还无法掌握国家政权时,就迫切要求有一个强大的王权来消灭封建割据,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所以人文主义者的政治要求是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以民族为基础的统一的国家。
总之,人文主义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思想武器,是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束缚和宗教观念的强大冲击,因而在当时起过很大的进步作用。但是人文主义者所肯定的“人”,主要是资产阶级自身,他们宣扬的个性解放、自由、幸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主要是指资产阶级个人的解放和其自身的自由、幸福。因而,人文主义从一开始就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