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709汉语言文学基础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论述“狂飙突进”运动在德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答案】(1)“狂飙突进”运动提倡民间文学,强调文学的民族特色,要求文学作品自然、朴实
18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发生了声势浩大的“狂飙突进”运动。它具有激烈的反叛精神和浓郁的感情色彩,它与启蒙运动的反封建方向一脉相承,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狂飙突进”运动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它崇尚感情,带有狂热的个人主义反叛精神;它歌颂自然,提倡回归自然,与自然相结合;它崇尚天才,要求个性自由,冲破一切束缚;它提倡民间文学,强调文学的民族特色,要求文学作品自然、朴实。
(2)“狂飙突进”运动使德国文学出现了崭新局面
但由于国内政治经济的限制,这场运动没有发展成为政治性的社会运动,只局限在文学领域,而且由于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不久就低落下去了。“狂飙突进”运动的作家大都是青年人。年轻的歌德和席勒都参加了这场运动。赫尔德尔是“狂飙突进”运动的理论家。他的文艺理论和对民间文学的搜集研究工作,对德国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2. 如何评价古典主义理性原则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答案】(1)古典主义的唯理主义肯定人的理性,有其进步意义
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说过:“首先须爱理性:愿你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这里所说的理性与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唯理主义思想密切相关。笛卡儿在哲学上是个二元论者,他认为:人人都有判断事物、辨别真伪的能力,即良知,它先于感性而存在,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实践的标准。笛卡儿的唯理主义肯定人的理性,反对宗教的神权和蒙昧主义,有其进步意义。
(2)古典主义理性原则使戏剧艺术趋向严谨、规整,束缚了作家的想象力
笛卡儿还主张人们应该用理性克制个人情欲。笛卡儿的哲学反映了17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进步要求,也代表了从混乱走向统一的时代趋势。他的唯理主义哲学为古典主义文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古典主义者或写理智对感情的胜利,或对丧失理性、情欲泛滥的人物加以谴责,或对不合理性的封建思想、风俗礼教加以嘲笑。古典主义这种崇尚理性的特点,要求创作有规范,要求作品思想明晰,描写逼真,构思精密,语言规范,使戏剧艺术趋向严谨、规整,然而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作家的想象力。
3. 以《伪君子》为例说明莫里哀喜剧创作的特点。
【答案】《伪君子》是莫里哀的代表作。《伪君子》前后写作五年,修改三遍,艺术上可谓炉火纯青。其创作特色可概括为以下五点:
(1)成功的间接描写
《伪君子》共五幕,但中心人物答尔丢夫直到第三幕第二场才出场。喜剧的前半部分答尔丢夫虽末出场,但事事与他有关。如奥尔恭家的争吵,嫁女引起的混乱,都是围绕他进行的。作者运用种种方式,多侧面地勾划出答尔丢夫的基本轮廓,刻画了他的伪善,并初步揭示其危害性,使之人未露面,性格却已突现在观众面前,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2)结构严谨,情节曲折,层次分明
《伪君子》出场人物较多,作者巧妙地以答尔丢夫作为喜剧结构中心,通过他的伪善行径,把全剧的内容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推迟主人公出场时间,便会剧内容安排更为合理,矛盾冲突更为尖锐集中,结构严谨精巧。
(3)人物塑造集中夸张,具有高度概括性
莫里哀充分运用夸张与对比手法,着重刻画了答尔丢夫的伪善性格。如答尔丢夫标榜不近女色,见到桃丽娜袒露的胸脯、就叫嚷要用手帕遮起来。但一听到欧米尔想见他,就立刻温柔起来,迫不及待地问道:她就来吗?他把自己打扮成一心向善、慈悲为怀的信士,但对自己的恩人,却既想霸占妻女,又想谋财害命。
(4)表现手法既严谨又灵活
作者严格遵守古典主义戏剧三一律法则,在有限的时空内展开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主题,充分显示了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但同时,又在喜剧中掺入悲剧因素,还大量吸收了民间闹剧的表现手法,如家人争吵,桌下藏人等。这样全剧就显得妙趣横生,富于生活气息。
(5)剧中人物的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
桃丽娜的语言犀利、明晰、朴素、生动,处处显示她的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答丢夫的语言则是矫饰、造作,竭尽堆砌辞藻之能事,为自己的卑劣行为进行诡辩。人物的语言风格极大地推动了对人物性格的表现。
4. 请说明菲尔丁等作家的现实主义小说对19世纪文学的影响。
【答案】(1)对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亨利•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他的作品对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菲尔丁还提出过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他竭力提高小说的地位,把它与史诗相提并论,称自己的小说《约瑟•安特鲁传》和《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为“散文滑稽史诗”。他认为“史诗”与小说都是从“自然的册子”里临摹来的,创作的任务就是描写典型人物。菲尔丁写有20多部喜剧和4部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菲尔丁的代表作品,也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作品通过弃儿汤姆•琼斯和乡绅的女儿苏菲亚•魏斯登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相偕逃往伦敦的种种经历,反映出整个英国的社会生活,广泛涉及18世纪中叶英国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从贵族
乡绅、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到被迫为奴的穷人,个个形象生动,具有典型意义。
(2)大大提高了小说艺术水平,为19世纪小说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菲尔丁的小说突破了资产阶级家庭生活的狭小范围,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图景,塑造了众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更值得称道的是,他能把这一切处理得繁而不乱,妥帖有序,既有曲折动人的情节,又有严谨完整的布局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小说这种文学形式的艺术水平,为19世纪出现的小说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菲尔丁揭露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企图以道德伦理来改善社会。他从人性出发,批判恶的东西,肯定善的一面。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总是给主人公安排一个团圆的、幸福的结局,实际上这不过是他的善良愿望而已。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