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中国新诗研究所626文论与写作之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说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
【答案】(1)柏拉图的主要文学观点
柏拉图是雅典奴隶主贵族派的思想家。政治上,他反对民主制,提倡贵族政治;哲学上,他仇视德谟克利特的唯物论,创立“理念论”,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始祖。
①“模仿说”
关于文学的本质,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模仿说”。他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对理念的模仿,文学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故而是不真实的。
②“灵感论”
关于文学的创作,柏拉图提出了灵感说,认为文学创作是在灵感和神力的支配下完成的,诗人只有“在神灵的感召下”才能创造出不朽的作品。同时,他认为诗人“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破坏“正义和其他德行”,因此,他对诗人下了逐客令,“除掉颂神的和赞美好人的诗歌以外,不准一切诗歌闯入”他的“理想国”。
③文学艺术应服务于政治
关于文学的作用,柏拉图认为文学是有害的,会培养低劣的人性。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文学艺术的任务,即为政治服务,才能有益于社会。
(2)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文学观点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弟子,他继承了柏拉图的文学思想,但是有所创新和发展。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主要著作《诗学》,对古希腊文学作出了理论的总结,回答了文艺创作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亚里斯多德也在《诗学》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文艺理论体系,奠定了唯物主义文学思想的基础。
①文学可以反映现实
关于文学的本质,他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说,主张文学可以反映现实,具有真实性。亚里斯多德辨别了客观真实和艺术真实之间的差异,指出诗人可以按照应该有的样子进行描写,揭示事物的普遍性,达到艺术的真实。关于文学创作,他强调天才的作用,但合理客观地解释了天才,认为它是理性和智慧的表现。
②肯定艺术的认识作用
对于文艺的社会功用,亚里士多德在承认艺术真实性的前提下,肯定了艺术的认识作用。在他看来,通过模仿的艺术能够达到对真理的认识,因为艺术描写的是现实中带有普遍性的东西。
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就能够达到对现实事物真实意义的认识和了解。
③开创了戏剧“三一律”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着重分析了悲剧,指出悲剧是对一个完整而又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以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为限。这些观点被古典主义者引申为戏剧的“三一律”。
此外,亚里斯多德还就悲剧创作提出了系统的看法,认为悲剧是对行动的模仿,通过引起怜悯和同情达到陶冶感情的目的,表现了其对文学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重视。
2. 怎样理解“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一说?
【答案】(1)莎士比亚永远是文学界、学术界乃至出版界永恒的主题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家和诗人,也是当时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莎士比亚永远是文学界、学术界乃至出版界永恒的主题。他的戏剧和诗歌创作,都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直到今天,这些作品仍被认为是英语文学的典范。四百年来,莎士比亚的作品在世界各地不断被整理、翻译、上演、评论,据统计,它们所涉及的语种仅次于《圣经》。后世的许多作家,都对莎士比亚怀有一种高不可及的感叹。比如歌德就曾经告诫埃克曼:“我们还是不要讨论莎士比亚,一切提到他的话都是不够充分的……对于他的伟大心灵来说,舞台是太狭隘了。”他的“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一语,更集中表述了后人对莎翁既崇拜又难以彻底解读的复杂心境。20世纪的T.S. 艾略特也认为要谈论莎士比亚,也许永远也不可能正确。
(2)关于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创作活动,构成了“莎士比亚问题”
莎士比亚的作品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保存。在1623年出版的“第一对开本”,就已经基本上是其剧作的全集。但是关于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却没有太多的记载。也许正是因此,始终有人怀疑莎士比亚是否真的存在过。从而构成了所谓的“莎士比亚问题”。无论是理论家还是普通的欣赏者,都可以看到一个“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但是后世西方的喜剧创作,事实上更多效法的是莫里哀,而不是莎士比亚。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莎士比亚的喜剧创作确实与文艺复兴时期独特的精神氛围相关,而那氛围,已是不可重复的。
3. 请说明伏尔泰和狄德罗哲理小说的特点。
【答案】(1)伏尔泰哲理小说的特点
伏尔泰最受欢迎的文学成果是哲理小说。其中著名的作品有《查第格》、《老实人》、《天真汉》等。
①对善和恶相克相生的研讨
《查第格》研讨善和恶相克相生的问题。结论是善恶相生,厄运对人也是一种磨炼;只要照着自己的意思,沿着一条道路,凭着智慧和勇敢走下去,最终会获得胜利。小说不仅对罪恶的社会进行了揭露,而且鼓舞启蒙者战胜恶势力的迫害。
②对盲目乐观主义的批判
《老实人》主要批判盲目乐观主义,因为这种哲学有害于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小说主人公贡第德是一个正直淳朴的青年,一个男爵的养子。男爵的家庭教师邦葛罗斯告诉他:世界安排
得很好,一切都是十全十美的。
但现实生活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邦葛罗斯自己受到各种灾难,还险些遭受宗教裁判所的火刑。贡第德流浪欧洲各地,还到过美洲,受尽各种折磨,说明世界上的一切绝非十全十美,所以盲目乐观是没有根据的。
(2)狄德罗哲理小说的特点
狄德罗的主要文学成就是他的三部哲理小说。
①抨击教会对人精神上的压制和摧残
《修女》通过贫苦孤女苏珊娜•西蒙南在修道院所受到的残酷迫害揭露教会内幕,猛烈抨击教会对她精神上的压制和摧残。
②揭露封建社会和贵族阶级的腐朽生活
《宿命论者雅克》揭露封建社会和贵族阶级的腐朽生活。雅克遭到主人打骂时常说“上帝是这样规定的”,这句口头禅,发人深省,激发人们反封建反宗教的意识。《拉摩的侄儿》是一部对话体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拉摩的侄儿是一个聪明机灵、头脑清醒的青年,社会却使他成了一个寡廉鲜耻、卑鄙下贱的食客。他洞悉贵族社会的真相,看透了利己主义是那个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原则,但他甘心混迹其间,求得酒足饭饱。拉摩的侄儿是时代的产物,他的自白是对现存社会制度罪恶的有力揭露。马克思盛赞这部小说,恩格斯认为它是“辩证法的杰作”。
4. 请说明《名利场》、《简•爱》、《呼啸山庄》的风格特点。
【答案】(1)《名利场》犀利的讽刺
《名利场》是英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大师萨克雷的代表作,主要描写女主人公在社会上受到歧视,于是利用种种计谋甚至以色相引诱、巴结权贵豪门,不择手段往上爬。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和一针见血的讽刺,从两个不同性格女性的不同人生轨迹着笔,以小见大的反映了二战时期的欧洲上流社会的虚伪腐化,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即认为“愚笨”的人才是真正具有金子般性格的人。这个人物并不邪恶,也不善良,但非常富有人情味,完全是时代的产物。作品辛辣地讽刺了买卖良心和荣誉的“名利场”中的各种丑恶现象,而且善于运用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勾勒来刻画人物。
(2)《简•爱》“我爱、我恨、我痛苦”的爱情呼唤
《简•爱》以朴实的语言、独立的思想为主导,以第一人称为写作手法,从简爱平凡的外表和不卑不亢的性格表现出女性自我意识的加强,是追求平等意识、自我思想和追求真正的爱情的女性的代表。书中有不少代表平凡女性对自我幸福和平等地位的要求的句子,比如说最著名的那句,你以为我穷,不漂亮,就没有自己的感情了吗?即使在今天也对广大女性同胞有非凡的意义。
(3)《呼啸山庄》阴森恐怖的哥特风格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小说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老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其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及其子女进行报复的故事。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