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计算机软件,得益于知识、技术及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程序化和传输的网络化,日益成为整个信息产业的核心商品。与此同时,世界范围内特别是我国的盗版软件依然十分猖獗,给我国软件行业的良好发展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虽然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法规,但是收效甚微。本文首先明确软件盗版的定义,论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治理软件盗版的专著。然后对软件盗版的危害性进行了分析,并且以北京市为例对于盗版软件制售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再次,利用改进的豪泰林模型对是否存在盗版的软件市场的各方面进行了比较,然后指出了盗版软件对于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以及社会总福利的影响。最后,给出了对于治理软件的盗版的政策建议,包括正版软件应当合理定价,靠市场规律打击盗版、政府做好市场监管者,加大对于盗版软件的惩治力度以及政府充分考虑消费者利益,减少强制性制度变迁等。正是在此基础上使我国尽快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软件市场环境,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