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原城建与环境学部)计量经济学(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指出下列假想模型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

其中,

为第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

为第

年居民收入总额(单位:亿元)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总额之和)额(单位:亿元)。

【答案】该假想模型有两处错误: (1)居民收入总额

的系数符号与经济理论和实际情况不符,该符号应该取正号;

,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没有直

(2)在解释变量的选取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为第

接影响,因此,不宜作为的解释变量。

2. 产生模型设定偏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模型设定偏误的后果以及检验方法有哪些? 【答案】(l )产生模型设定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①模型制定者不熟悉相应的理论知识;

②对经济问题本身认识不够或不熟悉前人的相关工作; ③由于变量数据缺乏导致变量无法引入;

④解释变量无法测量或数据本身存在的测量误差。 (2)模型设定偏误的后果

①如果遗漏了重要的解释变量,会造成OLS 估计量在小样本下有偏,在大样本下非一致(但若遗; 漏的变量与 已包含的解释变量无关,则原变量的系数仍具有无偏性和一致性,但常数项仍有偏)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估计和参数估计量的方差都是有偏估计。

②如果包含了无关的解释变量,尽管OLS 估计量仍具有无偏性和一致性,但不再具有最小方差性。③如果模型的函数形式被误设,则后果是全方位的,估计量有偏且不一致,随机干扰项的方差将会被高估, 使通常的推断顺序无效,甚至造成估计的参数具有完全不同的经济意义,而且估计结果也不同。 (3)检验方法

①通过t 检验或F 检验来检验是否含有无关变量。

②检验是否存在遗漏的变量或函数形式设定偏误的方法包括:残差图示法、一般性设定误差检验以及用博克 斯一考科斯变换来确定函数形式。

3. 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答案】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

(1)设计理论模型,包括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 (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一致性; (3)估计模型参数;

(4)检验模型,包括经济意义的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预测检验。

二、计算题

4. 已知原点回归模型:

,证明:

,则可得

的两个

(1)如果通过相应的样本回归模型可得到通常的正规方程组不同的估计值:

(2)在基本假设(3

)拟合线

(4)仅仅

的OLS 估计量。

得:

得:

,解得:,解得:

(2)在基本假设

条件下,估计量

的期望分别为:

条件下,估计量通常不会经过均值点

均是无偏的。 ,

但是拟合线

经过均值点

【答案】(1)由正规方程:即

; 由正规方程,

即估计量

(3)假如拟合

线

,通常不等于

所以拟合线

均是无偏的。

经过均值

点,因此均值点经过均值点

最小。将RSS 对

,

必须等

;

但是上; 而

不太可能位于拟合线

(4)OLS 方法的原理是残差平方和最小,即偏导,并令偏导数为0,即:

解得:

5. 一个有2个方程构成的简单商品供求模型如下: 供给方程:需求方程:系回答下 列问题:

(1)该模型两个方程是否可识别?

其中,p 为均衡价格。Q t 是供求平衡状态下的供给量或需求量。试从模型简化式与结构式关系体

(2)如果对该模型需求函数增加消费者收入变量Y t ,则两方程的识别状态有何变化?

(3)如果再在上述模型的供给方程中引入新变量上期商品价格P t-1,则两方程的识别状态有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