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660管理学原理之行政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程序性决策

【答案】程序性决策又称常规性决策,是指决策者对所要发生的问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先例可以参考的结构性较强、重复性的日常事务所进行的决策。程序性决策要求必须按照规则处理各种社会事务,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制度予以决定。在没有规则可循的情况下,必须有先例可供参考。程序性决策一般都不是涉及面较广的重大问题。

程序性决策的特征是:决策的目标内容往往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其结构比较稳定,有明确的成效标准,一般由低层次的决策者沿用惯例或套用数学模型进行处理。

2. 行政程序法治

【答案】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在行政活动中由行政行为的方式、步骤、时间、顺序等要素所构成的行为过程,包括行政行为程序、行政组织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行政程序法治是涉及规范行政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核心问题。

3. 行政改革

【答案】行政改革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它包括行政责权的划分、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制度、领导制度、行政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

行政改革是行政主体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变革过程。由于国情不同,同一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也往往有别。因而行政改革的内容、力一式各有不同。就改革的基本类型看,行政改革有“调适型”、“转轨型”和“发展型”改革三种; 就改革的基本方式看,有“突变式”和“渐进式”两不中。

4. 预算会计

【答案】顶算会计是对政府预算资金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所实施的一种管理活动。是各级财政部门和事业行政单位用来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会毛上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和事业行政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反映和监督。预算会计主要的核算对象是财政性资金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

5. 行政领导者职位

【答案】行政领导者的职位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国家人事行政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按规范化程序选择或任命行政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并赋予其应履行的责任的统‘体。职务和责任是构成行政领导者职位的两个不可缺少的要素。

6. 定员定额

【答案】定员定额是编制基本支出的基本方法。定员指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量确定的机构人员的编制数,定额指各部门履行职能、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的各项基本费用支出(包括人员和公用经费)的人均额度标准。因此,它们的预算实际上是一种公式预算,即根据固定的标准按特定的公式计算,该公式为:人员经费或公用经费=定额×定员。

二、简答题

7. 简述公共危机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答案】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变革期,政府决策环境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民众的风险承受心理尚未成熟,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信息传播管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多方面的原因让公共危机管理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职能。在我国当前社会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状态下,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日益突显。

(1)我国正面临公共危机频发的威胁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制度变迁,社会环境中的非稳定因素增加,同时也增加了不同危机的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也进入了一个危机频发期。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如不及时解决,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矛盾激化,致使公众心理失衡,在认知、情感上陷入误区,在态度和行为上出现失调,各种社会问题容易诱发公共危机,甚至造成激烈的社会震荡和混乱局面。

②从自然的角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度高、灾害损失严重。由于受灾害影响的人数较多,自然灾害在中国有着较强的社会性。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步增加。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一般都要超过上亿元。

③从事故灾难的角度,中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安全事故频繁。另外,建国以来建设的大量基础设施,年代久远、老化严重,又缺少及时的维护和更换,安全隐患非常多,也是定时炸弹。

④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近年来中国内地食源性疾病、严重职业病危害对健康的危害呈上升趋势,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形势依然严峻。在全球化国际环境下,某些新型流行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如禽流感),将造成严重的社会恐慌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和危害,迫使我国政府尽快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制定危机

预案。

⑤从社会安全的角度分析,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是关键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如果处置失当,有可能出现社会危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公共危机所带来的严峻考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各级政府在常态条件下管理好社会公共事务,同样要求在紧急状态下妥善地应对各类公共危机。因此,建立并完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成了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

(2)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有待完善

虽然公共危机管理越来越受重视,不过在原有体制下形成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仍存在有待完善之处。

①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表现在应对公共危机的责任不够明确,统一、协调、灵敏的应对体制尚未形成。此外,目前我国的公共危机应对是以政府管理为主,缺乏社会大众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广泛参与。

②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体现在一些政府官员的危机意识不高、危机应对的专业知识需要加强。此外,还表现在危机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与救援、信息管理与新闻发布等制度不够完善,导致一些危机事件未能得到有效预防,有的危机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未能及时控制。

③公众的危机意识同样有待提高,心理承受风险能力与自救与互救能力都需要加强。同时,专家咨询队伍的建设还需加强。

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政府需要全面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体制建立与机制建设,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限制公共危机给社会带来的危害。

8. 简述利格斯提出的行政模式的三种形态。

【答案】美国学者利格斯于1961年出版《公共行政生态学》一书,创立了行政生态学。书中运用“结构功能分析法”和物理光谱分析上的概念,从社会经济出发,将行政模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融合型是农业社会的行政生态,其特征是: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力,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事务; 官僚的职位重于行政政策; 政治与经济不分,权力来源于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自成特殊的阶级; 政府与民众较少沟通; 行政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行政的主要问题是维持行政的一致和统一。

(2)衍射型是工业社会的行政生态,其特征是:经济基础是美国式的自由经济或苏联式的管制经济; 民众有影响政府决策的渠道,政府与民众关系密切; 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成就导向和对事不对人的原则; 沟通渠道发达; 行政的主要问题是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和统一。

(3)棱柱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行政生态,它既具有融合型的一些特征,又具有衍射型的一些特征,具体说就是政府的制度、法规不能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形式上虽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