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706微生物学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填空题
1. 按耐热能力的不同,嗜热微生物可被分成5个不同类群: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耐热菌;兼性嗜热菌;专性嗜热菌;极端嗜热菌;超嗜热菌
2. 微生物可利用的最初能源有_____、_____和_____三类,它们经生物氧化后,可产生一种通用能源,称为_____。
【答案】日光能;有机物;还原态无机物;A TP
3. 在微生物学历史上,固体培养基的发明人是_____,用于固体培养基的优良凝固剂琼脂的发明人是_____。
【答案】Koch ;Hesse 夫人
4. 保持地球上整个生物圈繁荣昌盛的最重要两个生物化学反应是_____和_____,前一反应主要由_____完成,而后一个反应则主要由_____进行。
【答案】光合作用;生物固氮作用;绿色植物;固氮微生物
5. 最先发现噬菌体的是_____,他在培养_____时在菌苔上发现了透明斑点。
【答案】陶尔特;金黄色葡萄球菌
6. 在肽聚糖生物合成的三个阶段中,均会受到相应抗生素的抑制:在细胞质中时,_____可抑制L-丙氨酸消旋酶的活力;在细胞膜上时,_____和_____分别有一处抑制效应;而在细胞壁上时,则_____可抑制转肽酶的转肽反应。
【答案】环丝氨酸;万古霉素;杆菌肽;青霉素
7. 由酵母多糖、LPS 等多种微生物及其产物从_____和_____因子开始的补体激活途径称_____。它的C3转化酶是_____, C5转化酶是_____,攻膜复合体是_____。 【答案】;替代途径(或旁路途径)
8. 荚膜染色法的操作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涂片;风干;加复红染色3〜5min ;水洗;晾干;加墨素涂抹;风干
9. 免疫反应的三大功能是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
10.在有鞭毛的细菌中,一端生鞭毛的代表菌如_____和_____等,周生鞭毛的代表菌如_____和_____等。
【答案】铜绿假单胞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二、名词解释
11.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
【答案】免疫原性是抗原在体内激活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特异效应细胞的特性;
免疫反应性(反应原性)是抗原能与相对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结合和反应的能力。
免疫原性与免疫反应性是完全抗原的两种特性。
12.超净工作台。
【答案】超净工作台是指利用过滤除菌的原理而设计出来的一种无菌操作工作台,鼓风机鼓出的空气通过孔径很小的薄膜将空气中的微生物过滤后变成无菌空气吹向操作台,可防止周围有菌空气流入,能保证操作台始终保持无菌状态,便于无菌操作。
13.溶源性。
【答案】溶源性,又称溶源现象,是指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
14.Ashby 氏无氮培养基。
【答案】Ashby 氏无氮培养基是一种以甘露糖为碳源,不加任何氮源的选择性培养基,可高效分离土壤中能自生固氮的固氮菌属等细菌。
15.固氮微生物。
【答案】固氮微生物是指能将大气中的分子氮催化而还原成氨的微生物。
16.双向琼脂扩散法。
【答案】双向琼脂扩散法,又称双向免疫扩散法,是将抗原、抗体分别滴加在琼脂介质的不同小孔中,使其作相对方向扩散,结果会在两孔间的合适部位形成呈现不同特征的沉淀线,并能测出抗原间是否存在着共同抗原决定簇的一种方法。
三、简答题
17.利用酪素培养基平板分离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的微生物,仅凭蛋白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大,就能断定该菌株产胞外蛋白酶的能力大吗?为什么?
【答案】(1)不能。
(2)因为:
①不同微生物的营养要求、最适生长温度、pH 值等生长条件有差别,在同一平板上相同条件
下的生长及生理状况不同;
pH 值、 ②不同微生物所产蛋白酶的性质(如最适催化反应温度、对底物的降解能力等)不同;
③酪素培养基平板分离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的微生物是一种定性及初步定量的方法,应进一步针对获得的几株菌分别进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并在分析几种菌株所产蛋白酶性质的基础上利用摇瓶发酵实验及测酶活确定蛋白酶高产菌株。
18.简述极端嗜盐古生菌光介导ATP 合成的机制。
【答案】极端嗜盐古生菌细胞内细菌视紫红质的视觉色基,通常以一种全一反式结构存在于细胞内侧,受光激发可转换成顺式状态,转型可使胞内
无光时吸收细胞质中的转移至膜外,随着菌视紫素分子松弛,顺式又转换成稳定的全一反式,经全一反式与顺式的反复循环,造成膜上的梯度差,产生电化势,在ATP 酶的催化下,进行ATP 的合成,为菌体储备能量。
19.何谓菌株?它如何表达?正确理解菌株的涵义有何重要性?
【答案】(1)菌株的定义:
菌株,又称品系,在病毒中则称毒株或株,是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一切后代。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或纯分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菌株的名称可以随意确定,一般可用字母加编号表示,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两个菌株①菌株几乎是无数的;
②菌株强调的是遗传型纯的谱系;
③菌株与克隆即无性繁殖系的概念相似;
④在同一菌种的不同菌株间,在作为分类鉴定的主要性状上虽相同,但作为非鉴定用的“小”性状可以有很大差异,尤其是生化性状,代谢产物的产量性状等。
(3)理解菌株的涵义的重要性:
根据菌株的定义,菌株实际上是某一微生物达到“遗传性纯”的标志,一旦菌株发生变异,均应标上新的菌株名称。当进行菌种保藏、筛选或科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或发表论文,利用菌种进行生产时,都必须同时标明该菌种名称及菌株名称。
20.干扰素有几类?它对病毒抑制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1)干扰素的定义:
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组的调节和控制,涉及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
(2)干扰素的分类有:
干扰素即白细胞干扰素、干扰素即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和干扰素即免疫干扰素或型干扰素三种。
和 (2)根据菌株的定义可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