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语际语语用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型研究领域, 它研究非本族语者对第二语言行为模式的使用和习得。本课题作为一项语际语语用学研究,旨在从言语行为表达角度考察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习得中的个体差异;主要研究了性别和学习动机对言语行为表达的影响,并同时考察了外语水平这一影响因素。研究对象为湖南科技大学的72名三年级本科生,研究材料基于“请求”言语行为。在此基础上收集数据,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 首先要求对受试者进行“会话完型测试(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s;即DCT)”,按其请求言语行为表达的起始行为语、核心行为语和辅助行为语三个序列成分分类,然后分别在高低语言水平组对男女受试者的表达进行定性比较分析。另外,作者请英语本族语者给这些请求行为表达评分,量化后,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考察它们与受试者外语语言水平的相关性。而动机因素的调查也通过标准化的问卷进行,同样利用SPSS软件分析它与请求行为表达的相关性。通过这些方式,文章考察了个体因素如何影响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言语行为表达。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男女英语学习者的言语行为表达在三方面存在差别:首先,女性的表达因为更多地使用起始行为语和辅助行为语而显得更为礼貌;女性对要求高低这一语境因素更为敏感,她们在所有情境中都比男性更多地使用了辅助行为语;当对话者之间社会距离较近,要求不高时,男性对异性受话者更多地使用了起始行为语。 2)男女英语学习者的言语行为表达与其英语语言水平存在非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语言水平高的人并不一定就体现出高水平的语用能力。 3)男女英语学习者的言语行为表达与动机因素中的内在动机和动机强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两个变量对学习者的语用习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发现对中国的外语教学尤其是语用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提高学习者的语用意识,增强其学习动机应该在教学中大力提倡。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