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新时期高考作文命题及趋向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高考作文命题,命题发展趋向,中学作文教学

  摘要


能在高考中取得成功,对很多人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可能再也没有比高考这种形式更为快速、更为直接、更为有效地改变其前途和命运了。所以每年6月7日一到,一场关于高考的“大讨论”必定会在媒体上如约而至,大到体制模式,小到具体细节。其中,高考作文题又是所有考题中分值最大、最具主观性、最富有弹性的题目,自然会成为各大媒体关注或炒作的对象,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作文的题意、要求以及评分标准等也定会被认真解剖(梳理)并进行深入分析,精辟讲解,更有一些机构或部门想尽千方百计收录到当年各省市的满分作文,并且将其编书成册,成为高中生日常作文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有意或无意之间形成导向作用。除了媒体关注外,高考作文命题本身也颇受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回顾几十年来的高考历史,新时期的高考作文(本文所指的新时期高考作文是指2000年各省市自主命题以来的高考作文)与相对新时期以前的高考作文相比,其改革成就有目共睹:有命题形式方面的,有考察内容方面的,更有评价标准和阅卷方式方面的。近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更是冲破了政治和道德教化扼杀个性的封闭性,回归语文素养。当然,新时期高考作文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那么,对新时期以来的高考作文题进行分析和梳理,探讨和总结其成与败,得与失,有必要更有意义。
本论文主要以2000年各省市自主命题以来的高考作文题目为研究对象,分五章来论述。以高考作文命题为出发点,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研究了新时期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和命题形式的变化及其趋向,分析了高考作文命题不足之处,探究了新时期高考作文命题的评价指标,得出了高考作文命题应充分考虑命题内容的公平性,取消高考作文命题中的立意导向,应该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依据,与当今的社会现实相联系,着重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学生智性思考和理性思维的考查,改革现有的高考作文评价机制的结论。同时,结合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效果不佳以及避免作文中出现“大”而“空”的没有实在内容和情感的作文现象,本文提出“学生借助已有的直接或间接经验,通过从事某种工作或处理某项事情,获得某种感悟或思想,进而运用语言文字将其创造性地表述出来”的“生活化作文”的概念,以及“生活化作文”操作训练的方法,试图通过日常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创作“生活化作文”,进而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