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西师范学院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之外国社会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
【答案】萨皮尔一沃尔夫假说是语言相对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只有用该文化中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表达; 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用另一种文化中的语言去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起的意象不同,这也是可想而知的。
2. 形式性合理与实质性合理
【答案】在一个经济系统中,如果所有的行动都可以用量来表示,即能被计算并尽可能以货币单位这一形式来表示,那么这些行动在形式上是合理的,即属于形式合理的经济行动。其合理性的程度由计算的可运用程度决定。
实质合理性是指通过一种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方式,根据某些价值的基本要求,向现存的人的群体供应产品。其合理性的程度与产品的实际分配方式以及被提供产品的人群的范围有关。实质合理性并不满足于目的合乎理性的计算,而是要提出伦理的、政治的、功利主义的、享乐主义的、等级的、平均主义的或者某些其他的要求,并以此用价值合乎理性或者在实质上目的合乎理性的观点来衡量经济行为的结果。
3. 社会唯名论
【答案】社会唯名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哲学的非正统派,是一种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理论观点。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 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
4. 集体意识
【答案】集体意识是杜尔克姆提出来的,集体意识是指成员平均共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强调社会共识对整合的重要性,集体意识尽管只能依赖个人意识而存在,但它又不同于个人意识,它弥漫于整个社会空间,是社会的精神象征,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自己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模式,是机械团结的精神基础。这一定义强调社会共识对整合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里,集体意识表现为抽象价值层次上的一致,即由更一般、更模糊的思维、价值和J 清感所构成。
5. 三类参数
【答案】第一类异质性,指在一个社会地位轴线上的人口在各个不具有等级差别的社会集团间的分布; 第一类不平等性,指在一条地位轴线上的人口在具有等级差别的社会集团间的分布; 第三类相交性,指在社会结构中几条地位轴线上人口分布的共变状态,分为重合、部分相交、完全
相交几种情况。前两类参数是单维参数,它们描述一个社会的人口在某一方面的分布状况。第三类是多维参数,描述一个社会人口在几个方面的共同分布关系。
6. 阶级斗争
【答案】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势必产生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根本利益对立的阶级之间相互冲突的表现,是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矛盾的基本手段。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斗争是同资本关系本身一起开始的。
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这场斗争就一直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只不过在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还不带有政治的性质,没有发展成一个阶级反对一个阶级的斗争。当时工人反对雇主的斗争只局限于提高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这样一些经济日的,没有触及和提出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反对剥削制度这样一些根本性的政治要求。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还停留在反对机器生产和破坏机器的低级阶段。表明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十分发达,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性质没有被清楚地认识到和揭露出来。
而自19世纪30年代起,工业资产阶级相继在法国和英国取得政权,掌握了政权的各国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断加深对工人的残酷剥削,致使下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从而使无产阶级也日益成熟起来。在30年代和40年代期间,工人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第一次提出了作为独立阶级的政治要求。尔后英德的三大工人运动都告诉我们: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已经从破坏机器和自发的斗争时期转到了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时期。
7. 利润
【答案】利润,指人的行动结果中,报酬部分减去代价(费用)部分后剩下的纯报酬,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8. 社会冲突的类型
【答案】冲突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①从冲突的现实性来看,可以将冲突分为现实的冲突和非现实的冲突。②从冲突的范围上,齐美尔将冲突分为群体内部的冲突、群体之间的冲突、诉讼、非人格的思想冲突。
二、简答题
9. 为什么社会学中心由欧洲移向美国?
【答案】社会学中心由欧洲移向美国是有一个过程的:
(1)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问题增多,年轻的美国还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力量去创造自己的学说,届时斯宾塞社会学说传人美国,开始了社会学由欧洲向美国的转移。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的美国社会学家对把社会学山欧洲介绍到美国并使之成为美
国大学里广为传授的一门学科作出了贡献。他们是开创美国社会学的第一代社会学家。这些人是:萨姆纳、沃德、斯莫尔和吉丁斯。
(3)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行为的有效性,以成功的经验作为人们行动的榜样。相形之下,来自欧洲的社会学理论显得过于空泛,不符合当时美国人的胃口。于是,在实用主义哲学支配下开始了美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运动。
可以说,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至美国的转移,也是一个由宏观向微观的转换过程。
10.简述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主要思想。
【答案】符号互动论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60-70年代曾盛行一时,至今仍是有很大影响的社会学理论流派。布鲁默是重要代表人物,他着重于互动过程与解释过程,注意意义发展与改变的方式。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主要包括:互动的解释过程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 符号互动论的三大基本前提; 互动的结构与过程;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原则等几个部分。
(1)互动的解释过程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
符号互动论强调人类行动充满了解释和意义。布鲁默认为在非符号互动中,人们彼此直接对姿势或行动做出反应; 在符号互动中,人们彼此理解姿势,并在理解过程所获得的意义的基础上行动。
(2)符号互动论的三大基本前提
①个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他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
②个人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之中;
③个人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自我解释过程得到修正。
从布鲁默有关三大基本前提的内容看,他主要强调的是人类的互动产生于个人所处的情境。与米德一样,布鲁默认为社会在个人间的互动中不断改变着。从他关于结构与过程的论述中,可以认识如何从具有自我个人的分析转向群体的分析,怎样从米德的“社会行动”转变为布鲁默的“共同行动”。
(3)互动的结构与过程
布鲁默关于结构的观点强调了两点:
①有些社会结构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们参与了解释过程以及随共同行动而来的意义的过程; ②社会互动不是角色互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角色会影响行动,但行动不是角色的产物。
(4)社会学研究方法论原则
①理论建构的方法,布鲁默的理论建构方法,是非实证的。布鲁默主张走向经验性的社会。 ②敏感性概念,“敏感性概念”提供了“何者相关”的一般感觉,使调查者可以灵活地追随变动中的经验世界,并在未知领域中摸索和选择一条开拓之路。
③归纳法,在归纳性理论中,一般性命题是从观察具体的互动情境中抽象出来的。理论与经验事实得到了重新的结合。
④调查方法,布鲁默为符号互动论制定了两种调查方式:探索和检验。
⑤定性分析,从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的质的方面进行分析就是定性分析方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